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五月份中国CPI同比涨3.4% 创两年来新高 预期再次加息调控  -中国通过电力加价 减少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钻井将零排放 -中国新特区下一站:武汉长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区:优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称东线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造价超4亿$ 伊朗希望在华储油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1063.8万人受灾 71人死 将再遭暴雨袭击 -制止择校费是城市义务教育治理重点 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 -央行新规:切断恐怖融资链条 包括安理会决议所列恐怖组织 全文 -中国城市环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06年城市环境考核结果发布 -中国航空打造西部空中丝绸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开办入境口岸签证 -新车船税7月起征缴 税额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投资近两亿西安博物院开馆 镇馆之宝揭密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西安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隋代开皇四年董钦造鎏金弥陀佛像

    隋代铜佛像1974年出士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此像通体鎏金,通高41厘米,镌刻隋开皇四年(584年)董钦造弥陀之铭文。弥勒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面型方整,作螺髦,袒右肩,著袈沙,大衣贴肌透体,褶纹简练流畅,雕刻比例适度,堪称艺术佳作。(图片来自:华商网)

西安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秦代玉高足杯

    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张村秦阿房宫遗址出土。杯为青玉,受沁后呈焦黄色,间有褐色晕,杯身呈直口筒状,上层饰有秦时流行的柿蒂纹 流云纹,中层勾连卷云纹,下层饰流云纹 如意纹。足作豆形,豆腹部刻有丝束状花纹。此杯器形规整,雕琢精细,气派、庄重,为秦代玉器中的精品。(图片来自:华商网)

西安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唐代三彩腾空马

    西安西郊出土。长52厘米,高38厘米。马作飞腾状,全身施赤者黄色,间白斑纹,鬃、尾、蹄均为白色,辔、鞍、鞯均为蓝色,鞍下有褐色的障泥,垂于马背两旁,鞍后搭一行囊,鞍骑一胡人,身着蓝色长袍,左侧挂一小囊,足登尖靴,英武健壮,急于奔往长安。(图片来自:华商网)

由国家投资2000万元、西安市政府投资近2亿元的西安博物院已经竣工,5月18日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隆重开馆。这一盛举结束了西安没有大型市级博物馆的历史,进一步彰显出古城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据介绍,西安博物院占地约2254亩,是21世纪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院址以著名的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主要分为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形成了一个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的高品位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博物馆作为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是由我国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创意设计的,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小雁塔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在2004年西安新闻媒体发起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建筑之一。

博物馆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展览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基本陈列以“古都西安”为题,以西安13朝古都、1000多年建都史为主线,展示西安历代文物,反映西安都城的发展史和历代社会生活状况。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时代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首次展出各类精品2000余件,形成了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藏品特点。 (文章节选自西安晚报)

来源: 西安晚报/华商网

相关文章:
中国规模最大的民办博物馆在广东潮州落成
没有围墙 云南落成中国首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将斥巨资集中展示古滇国灿烂文化
广西兴建民族博物馆 加强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
中国未来五年斥四亿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扩建 62万件文物外迁
展示历史文化 南京着手打造十朝都会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开工扩建 面积扩大三倍文物增40万件
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开馆 揭秘古蜀文明(组图)
南京将建中国最大地质博物馆 总面积9500平方米
回击质疑 国家博物馆刊文解密67天文物搬迁工作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年底将竣工下线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涝已致66死12失踪 近900万人受灾 降雨仍将持续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