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加速俄内外经济政策转变
由于俄罗斯经济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创严重,观察人士已警告称,俄罗斯有从“金砖四国”中掉队的可能。为此,该国经济对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市场的依赖程度将会大大增加;而这一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俄罗斯内外经济政策的现时调整趋势。
与亚洲国家经贸关系升温
中俄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8年期间,中俄贸易额由93亿美元升至560亿美元,累计增幅高达500%;今年3月,两国甚至还签署了总额高达250亿美元的“石油换贷款”协议。而据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心主任李英楠介绍,俄罗斯对这一数字的未来预期是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00亿-800亿美元。
在对华经贸关系不断“升温”的同时,俄罗斯也开始密切与东南亚市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中国中俄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戴桂菊指出,无论是与中国还是东盟加深贸易合作关系,俄罗斯都是处于更主动、对合作关系依赖性更强的一方。以近期的中俄经贸关系变化趋势为例:今年第一、二季度,中国均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同一时期,俄罗斯则在中国贸易伙伴的排行榜上由第8位迅速滑落至第13位。
对俄罗斯频繁与亚洲新兴经济体加深经贸关系,戴桂菊认为,俄罗斯在金融危机中受创较为沉重,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危机应对措施,但由于对银行流动性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大部分政府资金被用于银行还债而并未流入市场,导致俄罗斯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俄罗斯经济将在今年收缩7.5%,明年的增长预期也仅为1.5%,两项数字均逊于中国、印度和巴西,从“金砖四国”掉队绝非危言耸听。在此背景下,低迷的俄罗斯经济对于投资的渴求程度甚于以往,选择危机中表现优异的中国经济和率先走出衰退的东南亚经济作为合作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告别“资源型”增长支点
当然,除巨大的投资潜能外,中国与东盟等亚洲新兴市场在发展需求和地缘因素上的特征,也是其成为了俄罗斯经济告别“资源型”增长的重要支点。
据戴桂菊介绍,早在普京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当时的俄罗斯政府就曾指出,改变俄罗斯经济的“资源型”增长方式是必要的。现在,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弊端已显露无遗,再加上俄罗斯虽资源丰富,却并不掌握全球资源类商品的定价权,俄罗斯迫切需要提高其机械和高技术等产品在其出口中所占比例。在此层面上,正经历快速成长的亚洲新兴市场巨大的需求,恰好契合了俄罗斯的主观意图;这也是俄罗斯依赖亚洲新兴市场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原独联体和东欧地区国家对俄罗斯的排斥,也迫使俄罗斯寻求新的经贸合作伙伴。在一些当前和过去的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下,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过程中的冲突和摩擦不断产生。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也显示,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希望减少对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依赖程度,如果俄罗斯没有工作岗位,那么从那里汇往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款项数额则相应减少,因此,部分东欧和欧洲地区独联体国家主观上也希望减少对俄罗斯经济的依赖程度。
“东张”不误“西望”
戴桂菊认为,在尽快摆脱危机负效应和保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俄同样将欧美作为实现其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发展目标的重要合作对象;就像俄罗斯国徽上的“双头鹰”那样,一面向东张望,一面又把目光投向了西方。
首先,作为建立新的储蓄货币建议的最早倡议者,俄罗斯近期却在有意回避这一话题:9月下旬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匹兹堡首脑峰会前,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提前表示有关建立新储蓄货币的内容将不会成为峰会主要议题;而本月初,库德林又在回答关于将石油交易中使用的货币过渡至美元替代品的问题时表示,不会就此进行针对性谈判。
其次,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近日暗示,俄罗斯在坚持与其关税同盟伙伴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上,态度已经有所松动。他表示,目前白俄罗斯正在尝试通过修改立法和关税壁垒的方式做出让步;而一旦这种安排仍然会让谈判进度过于缓慢,俄罗斯将退出联合谈判,转而寻求独立“入世”。
戴桂菊进一步强调,俄罗斯正试图向东西方展示的合作态度,同样也存在于该国周边经贸关系中。她举例称,中亚的土库曼斯坦拥有全球天然气储量的1/3,而俄罗斯在处理对土关系时,也没有采取对待独联体国家时习惯性的强势态度。戴桂菊认为,这反映了俄罗斯在调整国内外经济政策时更为现实的视角,而这将成为俄罗斯经济庞然大物“转身”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