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开幕。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布什总统特别代表、美国财长保尔森共同主持开幕式并分别致开幕辞。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日前访华,第一项内容即是考察青海湖畔治沙种树工程。据悉,气候变化问题是保尔森和中国高官讨论的重要议题。这些安排绝非个人的闲情逸致,在其背后,有广阔的国际战略背景,也有深厚的国内政治基础。
从国际层面上看,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博弈的焦点之一。今年4月,在英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首次讨论了气候变化议题。欧盟决定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在6月初的八国集团峰会上,东道主德国把气候变化列为首要讨论的议题,建议发达国家执行强制减排计划,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50%,未来40年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
作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负有最大的责任。布什政府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需要,在执政之初否决了《京都议定书》。当前,在欧洲国家日益强大的“气候攻势”下,布什政府一方面仍然拒绝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另一方面抛出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邀请全球15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从今年秋天开始举行一系列会议,希望在2008年底前达成新的减排目标,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在国内层面上,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2006年的暖冬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关注气候和全球变暖问题,前副总统戈尔制作的纪录片《被否认的真相》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民主党控制国会参众两院后,公众与环保组织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迅速转化为国会的政治压力。美国各州也纷纷开始制订地方立法,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在很大程度上,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跨党派共识。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要付诸实施,离不开中美合作。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美之间虽然存在分歧和矛盾,但更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对话与合作,中美可以在气候问题上开辟双边合作的新亮点。相反,如果一味采取抱怨、防范乃至对抗的姿态,挑起所谓“中国环境威胁论”,气候问题则可能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不和谐因素。
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美关系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双方增信释疑、塑造新的合作亮点,对于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余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