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物:
·如果把金星比作一块石头,市场比成大海,?要想不让石头沉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靠速度!
·我做企业既靠勇气,又靠理性。一个企业在重大投资决策上可以错一次,但不能错二次。
——张铁山
张铁山:二十年造就金星
岳蕾、罗月婷
序 张铁山的加速度
从2000吨到120万吨,从一个小型乡镇企业到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7家啤酒分公司的大型啤酒集团,从一个河南名不见经传的区域品牌到雄踞中国啤酒业的四强之一,金星仅用了20年。
就在这20年里,金星和张铁山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的眼中,在它的背后,总是跟“高速发展”、“快速扩张”、“独资建厂”、“资本运作”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可以这么说,“金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中国区域啤酒品牌突围的一个“奇迹”!
在采访张铁山之前,有很多人都告诉我,张铁山是一个“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企业家,他通常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还有很多人说,张铁山“不苟言笑”,他话很少,跟他谈话通常会让人觉得很严肃。然而,2005年9月17日上午,在河南金星啤酒集团办公大楼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记者眼中的张铁山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会带着热情的笑容和你握手、递名片,会主动给你倒茶,会亲切地坐在你对面耐心地听你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特别是一谈到他的金星的发展和未来规划时,张铁山更会打开了他的话匣子,眼神中闪烁出一种智慧的光彩。
张铁山说:“金星这20年的发展是滚动式的自我积累过程。它的扩张既不可能像青岛、燕京那样高举品牌大旗,以整合异地资源的方式攻城略地;也不可能像华润这般携资本利刃鲸吞异地强势品牌。金星必须也只能走自己比较独特的扩张路。”
20年前,从倒酒到控酒
金星啤酒的前身是河南东风啤酒厂(后改名金星),成立于1982年,因产品质量不过关,到1984年时该厂就已经负债累累。
1985年1月,张铁山承包了金星。在这之前,张铁山几乎没有接触过啤酒,然而他身上却天生有着一股敢冲敢闯的拼劲,他只有一个念头:“要造就造大船,要开车就上高速,在小鸡蛋壳里是发不出大蛋糕的。”
经过一番考察,张铁山意识到,当时企业最大的瓶颈就是产品质量问题,企业要想重新焕发生机必须从质量入手。当时,工厂的仓库里还有100多吨不合格的啤酒,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只要产品还能吃,就可以买,而且绝对没人投诉。100多吨啤酒价值十几万元,这对一个年销售2000吨啤酒的小厂来说也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有人建议把酒作为福利分给职工,也有人建议降价处理拿回些成本。可张铁山却顶着重重压力,毅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全体员工面前把100多吨啤酒全部倒掉!在全厂的动员大会上,张铁山含泪跟大家说道:“我们厂已经被质量打倒了,今后我们厂能不能重新站起来,就看我们能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金星在我们手上,希望在我们手上!”
事后,公司专门颁布了一个比国标更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规定今后金星的产品,只有达到这一个“厂标”才能出厂!
啤酒倒掉了,金星活了!张铁山通过这件事,把质量兴企意识深深地植根于员工的心中。
张铁山常说,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管好啤酒生产的每个细节,把管理重点由事后的检查转向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使员工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好。”
随着金星生产规模、市场规模、集团规模地不断扩大,金星开始借鉴美国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实施产品质量“零缺陷”管理:共在全厂建立了8道关口、25道防线和50多个质量控制点,实行集团、分厂、班组“三级管理,全线把关”的质量监测体系,每道工序都对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负责,实行质量否决制,决不让一瓶不合格的酒出厂。1987年又在河南省首家全面执行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2001年5月在省内率先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的换版认证工作,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始终与国际同步。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金星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参照国际标准制订了原辅材料进厂检验标准,确保所有原辅材料100%达到企业内控标准,麦芽和颗粒酒花全部使用进口材料;二是重要生产、监测设备从国外著名公司进口,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使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攻关,金星研发的麦汁加压煮沸工艺在国内都是领先的,不少新技术新工艺都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奖励。
在金星集团总部工厂外的墙壁上,人们现在仍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标语:谁砸金星的饭碗,金星就砸谁的饭碗!
如今,金星提出了“优级品率100%”的目标!谈到这目标,张铁山语气里略带感叹:“中国名牌是什么,就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质量承诺。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名牌实际上是金星背上的一个‘金十字架’,尽管金光闪闪,但没有持续不断的努力,迟早会被消费者打入地狱。”
20年间,从买马到赛马
在郑州企业界,张铁山爱才是出了名的。
金星刚起步时,人才资源十分匮乏。在树立了质量标准和意识后,如何解决企业用人问题成为摆在张铁山面前最棘手的难题。
当年,为了请到一个大学生,张铁山曾三次骑自行车从东南郊跑到西郊;为得到一个人才,他也曾几次亲赴其家邀请。然而,由于当时金星只是一个刚起步的小企业,愿意来到金星并效力的人少之又少,这项“买马”工程进行得十分缓慢。张铁山意识到,企业发展并不能等人,与其到处求人,还不如花钱培养自己的人才!于是,每到冬季啤酒淡季,金星就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聘请教师给员工上课。连续三年的“冬补”,金星的队伍很快成长起来,效果非常明显。这更坚定了张铁山培养属于自己人才的决心,“学习力是企业发展之源。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金星要想保持惟一持久的优势,就得有能力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目前,金星的学习已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运作制度:培训部培训,考核办考核,人事部则把学习成绩存档,和后备干部培养、提拔、工资挂钩。这种鞭策激励相结合的制度,把学习变成员工生活的一部分。在很多人眼中,金星是企业,更是学校。
随着人才队伍的逐渐状态,张铁山开始从“买马”、“养马”转为“赛马”。他认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他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金星出现了两个可喜的变化:首先,金星汇聚了大量的人才,现在金星已有专业技术人才698人,占员工总数的23%;第二,张扬了员工的个性和创造力,人才在集团的各个层次不断涌现。这一切,为金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说到学习,为了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张铁山通过各种渠道拼命给自己充电。在平常空余时间,张铁山还会看大量的行业相关书籍,并将一些优秀的书推荐给集团中高层人士共同学习。
记者查看了金星啤酒集团培训部2004年的培训总结,各式各样的培训竟达48次;有的培训是短期的,有的培训则从年初开始年底结束。如今,金星每年的培训费都在百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