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社会责任
石材行业、陶瓷行业……无不展现着留守本土的闽商的丰功伟绩。闽商的辉煌,不仅体现在商业的成功,还在于他们的义利兼顾和对社会的贡献。从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胡文虎,到今天屡上慈善榜的新闽商黄如论、曹德旺……我们不能说企业做多大,民营企业家就能肩负多大的责任,但我们可以说,他们肩负的责任越大,他们的企业就能做得越大,越久。因为,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受到来自体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他们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在支撑他们发展的动力中,社会责任无疑是支撑他们发展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强劲的动力。
慈善无疑是社会责任当中的最高形式。过去,以财富数字为指标的富豪榜曾经一度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可是在今天,象征着爱心和责任的慈善榜,已经更为引人关注。
在2007年出炉的胡润慈善榜上,10家闽企共有11位闽商代表人物入选百强,这也是近年来福建省企业家入选人数最多的一次。11位上榜的慈善家他们4年内的累积慈善捐赠金额达到10亿元。
素来以"低调"著称的闽商,却十分活跃地热情参与和广泛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各界赢得良好的口碑。他们正在一步步用自己的行动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2006年,福建首次举行了"慈善大会",颁发"八闽慈善奖",表彰在赈灾、扶老、助学、救孤、济困、助残等公益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家占据了获奖名单的绝大部分,如曾蝉联全国慈善榜首位的金源集团的黄如论以及福耀集团的曹德旺、恒安集团的许连捷、万利达集团的吴惠天、超大农业的郭浩、阳光国际集团的林腾蛟、福建永辉集团的张轩松等。
企业回报社会日益增多,逐步成为慈善机构募集资金的主要来源。据悉,目前福建全省有19个县级以上慈善会,3个寺庙慈善机构,这22个慈善会已筹集资金4亿多元,其中省慈善总会筹集资金9176万元。而仅晋江市慈善总会现有善款超亿元。
在福建省经济发达的泉州、晋江、石狮等地,慈善公益的意愿和热情在富裕起来的当地企业家群体中传递。民间慈善组织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泉州就有各类民间慈善团体上百家,募款额数亿元人民币,已成为政府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补充。
实际上,除了通过专门的慈善机构之外,福建省的民营企业一直以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如光彩事业机构、商会组织、政府部门、红十字会等,不仅常年资助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危难关头更是挺身而出,捐资金额巨大,做出了很大贡献。
福建省工商联近日透露,仅2006年,7300多名民营企业家参与了光彩助学活动,共捐款9500多万元,数额是2005年的两倍;帮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6000多名,建造和修缮中小学校110多所,其中捐款1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有96人。
此外,广大民营企业家响应"海西春雨光彩行动",投入10万元启动扶贫资金,推广新的菌草专利技术,使更多贫困农户通过发展菌草项目实现脱贫。
2006年募集的180万元资金,对省内6个贫困县区开展光彩扶贫活动,帮扶600个农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加工业,户均受益3000元。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灾情,福建7家药品企业的捐赠价值50多万元的药品和2万多元现金,新华都集团捐款20万元。
2005年,"龙王"台风肆虐榕城,林文镜捐款700万帮助家乡福州人民灾后重建家园。黄如论捐资300万元,永辉集团向福州市捐资100万元,福州籍海外华侨和社团在福州为赈灾捐款188.5万元,福州市8个异地商会捐款46.3万元,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灾后重建。
在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袭击闽东后,福建广大民营企业家捐款捐物积极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其中万利达集团董事长吴惠天、圣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龙工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新炎各向灾区捐款30万元,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出20万元,上海闽商义捐233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福建320多家企业和商会通过各种方式向福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总额达2800多万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到内地投资兴业的福建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在创造着财富,也把社会责任体现在对当地公益的支持上。
江西九江市福建商会,踊跃投身公益事业,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九江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社会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超过130万元。
近三年福建企业家协会为宁夏公益捐款资金累计超过300万元,平均每年100万元,同时为宁夏招商引资达30亿元……。限于篇幅,我们无法一一例举闽商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种种善举,但历史却为闽商写上了恢宏的画卷。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改革的催化下,中国社会终于再次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闽商正以"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这个层面看,闽商被人们赋予更大的期冀,赋予更多的责任,也就不难理解了……(王发枝 高福悦、尹小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