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遂胜:带领四邻八乡走上致富路
在城郊,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桃王”名叫杨遂胜,这位农民企业家,现在已拥有总资产三千五百多万,而他的起家,是从一棵桃树开始的。
八十年代中期,杨遂胜从中学回到家乡,当时这位农村青年,与许多青年一样,也曾一度想过“走出去”。他最先想过当兵,可因为名额有限而作罢。后来又想过到沿海去闯荡,可家里缺少劳力又有老人孩子,也没有成行,最后这位青年头脑冷静下来,开始在自己家
门口寻找出路。
由于家乡位于汉水之滨,土质大部分属于沙土,而且荒山荒滩居多,于是利用这些土质和地形,这位青年农民先是摸索种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但收效不明显,后又尝试种植葡萄、盖大棚栽草莓,效果仍不明显,但是通过对种植的摸索,逐渐对林果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钻研林果栽培嫁接知识。
一次,他与他的父亲在家拉闲话,父亲说:自己家院子里的一棵桃树,是本地的一个优良品种,现在快死了,要是死了可真是让人心痛。听了父亲的话,这位勤于思索的后生想:是呀,自己院子里的那棵桃树,每年结出的果实确实很大很甜呀,现在国家支持发家致富,这种大仙桃拿到市场上去,肯定大受欢迎的,何不尝试着把这种桃子嫁接出来发展成产业呢?这一“灵感”的闪现,让这位青年顿时兴奋起来。由于自己不太懂种桃技术,又不懂嫁接知识,杨遂胜迅速到书店买回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开始一门心思地“啃”起来。
之后,他利用从书本上学来的新知识,开始从他家那棵“大仙桃”树上取枝,尝试着嫁接起来,没想到,当年还真的成活了十二棵树苗,他兴奋异常,像照看孩子一样精心养护着这些幼苗,待这些“孩子”两年后挂果时,果然结出了很大的桃子。果实一成熟,由于味美、个大,不等拿到市场上就被上门的商贩抢购一空。
首战告捷让杨遂胜信心大增,他一下承包了30亩荒滩,开始从这些大仙桃树上大量取枝进行育苗栽培,扩大种植面积。在一边“繁衍”这些优质品种的同时,他又先后找到本地和华中农业大学科研所的果树专家多次请教,对桃树再度进行改良,最终使这棵桃树的“后代”果实越长越大,品质越长越优(在杨遂胜的这些桃树上,最大的桃子曾经达到过一斤二两一个,目前普通桃每个也在六两上下)。经华中农业大学十二位专家教授鉴定,一致认定杨遂胜嫁接的这些大仙桃属于湖北不可多得的中早熟优质桃品种,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从此,杨遂胜更加坚定了发展水果产业的信心。他多方筹集资金,又一次性买断了附近300亩荒滩,开始大面积种植大仙桃。一通百通,在种植桃子的基础上,到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扩展培植优质梨产业。2000年以后,正式成立了果品有限公司。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单靠自己种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他又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反哺周围农民。在市总商会的引导下,他先成立了一个以发展果品业为主的基层商会,吸收周围农户为会员,然后免费培训这些“会员”农户,并为“会员”们提供他培植的果树苗,发动大家都来种植他的这种桃树,然后再全部回收会员农户的果品。
这一招实际是把会员农户间接变成了自己果品公司的“员工”,让这些员工们为自己生产果品,他自己则一心一意开发市场。如此以来,不仅农户们得到了实惠,杨遂胜也从农户那里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走出了一条典型的“公司+协会+农户”的道路。目前这位农民企业家通过林果这一产业,一共网络了一万八千余户农户,辐射果业种植面积达8.56万余亩,多年来已让560多户昔日的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科技致富带头人。2005年5月,由于他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巨大贡献,杨遂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光荣出席了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棵桃树成就一个千万富翁,这不是神话,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真人真事。假设一下,如果当初那棵桃树就长在你家的院子里,你会怎么样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家的院子里,都有一棵这样的“树”,只是你还没有发现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