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家子或一帮朋友耕耘菜畦,打理果树,出了汗、沾上泥巴才觉心满意足;拎着满满的篮子回家,里面的番茄、豌豆可不是在集市上买的,而是在离家不远的园子里种的;亲手种植的番茄第二天就成了三明治里的一部分,太奇妙了!
如此乐趣,从网络世界的“开心农场”走到现实,就存在于城市中或是城市边缘;如此充满生活乐趣的园子,并非属于个人,而是由政府提供给市民的。世博会上,不少来自异国的真实案例为都市人找到另一种田园诗意生活。
德国流行租赁花园——一石多鸟巧解绿化难题
德国馆里,一组空中拍摄的照片叫人见识了散落在德国各大城市的点点绿色。这些绿色往往来自一块块相互隔开的小花园,它们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它们原是闲置荒地,如今通过租赁的方式奇迹般“起死回生”。
德国城市的寻常百姓都可到市政府申请租用这样一块20-50平方米不等的花园,每年仅需交纳租金250-300欧元。全德国至少有上百万个小花园。各州各市都成立了小花园协会来管理小花园的运作和租赁,规定花园不得用于赢利,花园里种植的作物以及收获的东西归租用人所有。尽管如此,小花园也不是想租就能租到的,得耐心排队,等有人退租了,才有可能租上。一般来说,要得到一块退租的花园需等上1至3年,毕竟想租花园的人实在太多,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
德国的绿化率极高,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规定一定比例的土地应用于绿化,而德国的城市公园数量有限,占有的绿地面积也有限,单靠公园是不可能完成城市绿化指标的。德国人早在150年前就想出了破解绿化难题的另一种思路:政府利用城区闲置土地,按照统一规划,出租给私人植花种草。此业务一经推出,人人动手,全民皆“农”,那些家庭主妇伺候花园里的花花草草,不亚于养育子女。这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城管人力和财力,收获了一笔不菲的租金,更为重要的是,它实现了可持续绿化。
英国伦敦社区菜园——在劳作中密切人际交流
伦敦零碳案例馆里,一个叫做“都市种植”的项目别开生面。
两年前金融危机之时,伦敦政府在市内开发了2012块闲置土地,分配给热衷于此项计划的社会团体,希望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办之时,市内能增添2012个种植空间。可是,城市越来越密集,上哪儿去找种菜的地方呢?于是,房顶、废弃建筑工地、公园和被忽视的住宅角落被改造成社区菜园;一些常年不运营的驳船也被利用起来,做成流动的种植空间;英国内河航道免费提供了运河边的土地;伦敦交通运输部门准备把铁路两边的土地拿出来;无论学校还是公园停车场,只要你愿意将它改造成菜园,政府就会全力支持。为此,伦敦发展署还将提供8.7万英镑特别基金,作为财政支持分配给计划参与者。
“大辟社区菜园,不仅为了绿化温饱两不误,更是为了加强社区之间以及社区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伦敦涌现出不少“都市种植”的粉丝,他们在劳作中交流如何选种、如何灌溉、如何养护,也打造出一个“速配”的空间。
不谋而合,种出诗意生活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熊易寒博士指出:城市园子正好踩在了活力与秩序的最佳平衡点上。“抓大放小”,一方面让市民利用城市的边边角角回归田园,体验挥洒汗水、美化环境的“野趣”,一方面使更多的头脑、更多元的审美情趣纳入市政建设体系。
事实上,无论最初政府部门出于怎样的考量,最后这些可爱的园子都为城市种出一分久违的诗意。
一位德国留学生告诉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小花园主要是老年人的领地,然而随着世代更迭,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从上一辈承租人那里接手这些土地,既让父母在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中放松身心,也让孩子在和煦的阳光下尽情玩耍。现在,德国有专门的小花园博物馆,每年在各大城市举办的园艺展览、花卉竞赛都是市民们的盛事,大家喜欢将小花园装点成完全属于自己的绿色休憩之地,不少小花园甚至成为街头的绿色艺术品,而好客的主人也乐意将小花园对外敞开,让更多的人分享绿色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德艳说,由盛行于欧洲的城市园子可以联想到近年来令中国城市居民趋之若鹜的“农家乐”项目,“这不都体现出久居都市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吗?无论科技发展有多快,物质生活有多充裕,人们一直期望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过,她也指出:“中国的‘农家乐’仅仅停留在旅游的层面,普通城市居民一年最多去两三次,借短暂的吃农家菜、住农家院、上果园摘果、下菜园摘菜来放松身心,并且还抱着图新鲜的心态,每次都去不同的‘农家乐’。相比较而言,德国和英国的城市园子更像是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它的深度参与、自主种植、强调拥有感和归属感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范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