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忙推动
上月底,绍兴袍江新区内年产2.4亿只电子节能灯的企业——新和(绍兴)绿色照明有限公司首期投产。全部投产后,这家企业将成为世界家用照明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新和照明”不是个案。去年,“苏泊尔”北迁袍江。这个总投资12亿元的 “巨无霸”工厂,于去年10月投产,有望跻身全球最大的环保小家电制造基地之一。
去年,绍兴市出台了5大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在5年内,绍兴将实施20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投入,建设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节能电光源、环保装备3个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1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规模。
在政府引导下,绍兴民资对新兴低碳产业跃跃欲试。今年初,一些民企“抱团”组建浙江越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组织10亿元民营资本,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发展低碳经济,政府的推动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州用于环境保护、生态补偿等资金比去年增加6200万元。杭州市发改委能源和环境资源处处长徐东敏介绍说,低碳经济等 “七大经济”列入财政支持重点,今年10.5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杭州打造“低碳城市”,成功撬动民间资本。杭州市政府主导推进的一个50亿元的“低碳产业基金”已在筹备。该基金将在全省范围挖掘和储备一批好项目,投资扶持企业发展。
政府的关注和引导,让民间资本看到了低碳经济商机。上月底,浙商创投推出首个以低碳产业为投资方向的私募基金,总规模为2亿元。目前已签订出资协议金额超过1.7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绍兴、杭州一样,长三角很多城市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正在探索符合当地实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专家提醒
同济大学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龙惟定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俞孔坚提醒:
—— 莫滥用“低碳”。很多楼盘把别墅都称为“低碳房”,占用了那么多土地,已经是非常不低碳了,乱套“低碳”帽子,容易对公众造成误导。
—— 低碳不是降低幸福指数。有人以为,低碳就是拒绝用电、用油。不要以偏概全地错误认识“低碳”概念,应客观辩证地去改变过去的一些不良的“高碳”生活方式。(张根生李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