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幕 新阶段从国富到民强

2010年10月15日10:1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 规划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七届 五中全会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本报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今起在京召开,为期四天的会议将审议未来五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十二五规划,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等事关民生的议题将有望成为焦点。

  自1953年以来,中国每个五年计划与规划都规制着五年内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的路径轨迹。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表示,这是中国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最新举动,它也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涵之一。

  人民日报昨日刊发的一篇评论提到,要实现包容性发展,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认为,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应该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以求在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重建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认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俞宪忠也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

  综合《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专家解读

  十二五:从“生存型”到“发展型”

  中国发展方式面临第二次转型,专家称十二五将加重改革分量

  十七届五中全会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在中国改革历史中将处于什么地位?转型中的中国,有哪些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解决?昨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接受了本报的采访,以专家的视角,透视十二五规划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新阶段从国富到民强

  新京报:十二五规划将会如何承前启后?

  迟福林:要突出强调的是,十二五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十一五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外部环境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外部市场的变化,二是全球气候的变化,三是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同时,国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趋势性的变化比十一五增多了。过去30年是“生存型”阶段,十一五时期“发展型”的阶段性问题突出了。我们以经济总量为目标的增长方式,同“发展型”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不适应。

  新京报:如何理解?

  迟福林:从个人消费而言,“生存型”消费明显减弱,以自身发展为主的“发展型”消费明显加大,这种基本特征会在十二五时全面凸显出来。在这个背景下,为什么内需不足,就是发展导向有问题。

  也就是说,要由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第一,国民收入导向是适合现在阶段的;第二,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和扩大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以内需为主的发展道路,逐步走向消费大国。

  所以,内外环境的明显变化,使得十二五处在重大选择关头,处在以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的阶段。十二五这个事情选择对了,做好了,对中国后20年、后30年的国富民强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