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30日发布报告说,较低的粮食库存、强劲的需求增长,以及化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都使国际粮食价格压力可能持续存在。
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国际粮食价格从2007年年初以来持续上涨,到4月份上涨了约20%,其中玉米价格增长尤为迅速。
世行报告表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包括通过牲畜和禽类的饲料),粮食在食品摄入量中占很大的份额。如果仅计算直接消费的话,粮食在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的权重大约为11%。
报告表明,目前国际粮食库存量非常低。预计库存量在本市场年度末(2007年年中)降至总使用量的15.8%。而自1990年以来这一数据的平均水平是27%。目前玉米的库存量处于特别低的状态。
报告说,近几年化肥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使得粮食生产的成本上升,进而可能会降低产量和供给。
另一方面,原油价格的上涨,再加上政府税收的激励措施,导致了美国乙醇生产对玉米的需求急剧增长。美国是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目前乙醇生产对玉米的使用量占美国玉米产量的20%,预计在2007年将达到25%。由于乙醇生产的大幅增加,美国农民预计会增加15%的玉米种植。但是这种增长来自于将用于其他农作物生产的土地转为种植玉米,这预期将引起其他农作物价格的上涨。
报告指出,石油生产国石油出口收入的强劲增长,推动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粮食消费从2000年到2005年增长了17%。由于经济增长迅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粮食消费增长了25%。印度由于干旱导致粮食库存量较低。综合这些因素,世界粮食价格压力可能仍将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