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王院长,您刚才在演讲中提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关键是在于改革,在当前的改革情况中,我们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各种情况,另外还有既得利益集团的一些牵制,请问您,在今后如何更好地处理稳增长和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谢谢。
2013-08-01 10:57:10
王一鸣:谢谢你的提问。回顾一下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中国大概经历过三次比较大的上升,差不多在每个十年的前半段,改革开放1981到1984年,这是改革开放一次大的上升,第二次也是1991年到1993年,也是一次大的上升。第三次是2001年到2007年,这个时间最长,这三次上升都是跟改革分不开的。我们说增长跟改革是紧紧关联的,我们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改革,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八十年代上半期的上升,跟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分不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商品供应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原来都是短缺。有人把这次改革称作危机式改革,为什么呢?因为七十年代后期,就是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危机倒逼改革,你不改革就走不下去了,所以我们这一轮改革推动了经济一次强劲的上升。
2013-08-01 10:58:28
王一鸣:九十年代上半期,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巨大的制度创新,是个顶层设计。所以有人也把这次改革称为“顶层设计式改革”,是邓小平同志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一轮新的发展。我们好多体制,包括财税体制,包括金融体制,分税制的架构,商业银行的架构,包括投融资体制,好多体制框架都是在那个时候奠定的,既充分吸收市场经济的优势,也能跟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这次改革也推动了中国经济一次大的发展。
2013-08-01 11:00:24
王一鸣:第三次改革是本世纪初,主要是加入世贸组织,有人把它叫做“倒逼式的改革”,因为你要加入世贸组织,必须遵循它的规则,就倒逼中国对既有的制度框架进行调整,对既有的法律法规、行政性规定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所以这次改革也带来了中国经济的一次强劲的上升,一直延续到2007年。所以,你刚才说如何统筹机制,其实经济的这种增长和改革从过去三十多年的进程来看,它始终是相互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就很难有增长的动力。如何统筹这个关系呢?我们经常说“发展出题目,改革作文章”。我们要根据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来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因为改革不是凭空臆想的,哪些是瓶颈制约,我们要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2013-08-01 11:01:07
王一鸣:我们也要处理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关系,这是我们的原则,要把握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改革需要推进,但是也要把握好这个度。
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表现,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商品和服务基本上都市场化了,我们的商品除了成品油的价格国家定价,还有天然气、电价,除了这些少数的商品,基本上都完全放开了。但是现在的制约是什么呢?就是生产要素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有些领域还存在着双轨制。比如资金市场,国有商业银行是实行国家基准利率,另外还有一块是影子银行,是市场的利率。所以怎么改呢?我们要加快市场化进程,要并轨。其实,从这段时间看,大家已经能够感受到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比原来预期的要快,我们的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了,现在也有呼声说存款利率,我们把好这个力度和社会可承受度,出台的时机要恰当,存款也要先长期,然后是短期,这个就是节奏、力度和重点都要把握好。
2013-08-01 11:02:05
王一鸣:再有是土地,我们城市土地、农村土地基本上也是双轨的,农村土地怎么样更好地流转起来,使要素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农村在推行土地确权,首先要明晰产权,才能交易,才能流转。
还有劳动力,城乡劳动力市场怎么能更好地有效运转,这就涉及到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生产要素怎么样进一步市场化,包括怎么样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这就需要推进政府的简政放权。最近已经两次下放和取消了审批权,以后还会推进。
2013-08-01 11:05:30
王一鸣:最后一个要说的,改革确实涉及到利益调整的问题,现在都认为,利益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改革的难度大大增加,因为我们已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帕累托改进阶段,即一部分人受益不会带来另一部分人受损。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效应了,有人受益,可能会有人受损。那么怎么样平衡这种利益关系呢?我们总的认识,是要以增量利益带动存量利益的调整,新增的利益一定要遵循公平的改革,增量的改革倒逼存量的改革。就像过去的改革模式一样,城市难改,先改农村;国有企业难改,先培育一块市场经济主体;内地难改,先从沿海改,沿海又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这个就是增量,增量带存量。增量这块,一定是按照新的利益机制,一种公平的机制去配置,通过增量来引导、示范,然后倒逼存量的相应调整,这样就会提高社会的缓冲度,改革和社会的可承受度更好地结合起来。
2013-08-01 1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