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聚 焦
“科研拆迁”让人忧
编者按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所追问的除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的问题,更指向我国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环境问题。实际上,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始自教育、发自实践、成在坚持。本文所关注和探讨的,恰恰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后学校”时代。文章指出:蔓延在科研工作中的“拆迁”现象,正在撼动科技创新的地基,阻碍科技创新之树扎根成长,这一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精 粹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进行旧区改造,各地不同程度地上演着房屋“拆迁”运动。一个必须得到高度关注的现象是:蔓延在科研工作中的“拆迁”现象,正在撼动科技创新的地基,阻碍科技创新之树扎根成长。
如房屋拆迁一样,“科研拆迁”也存在“推倒重来”、“异地重建”的现象。一些科研工作人员脱离研究第一线,在巨额立项资助的“诱惑下”,不管是不是有前期成果、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研究专长,拿出一副“大小通吃”的架势,不惜放弃以前的研究积累,转而投入到一个陌生的领域。
过快或失序的房屋“拆迁”,使得整个城市失去了文化积淀;而同样需要积累的科研创新活动,却往往因为地基不牢或研究领域转换过快,而导致老问题研究断层,新问题又把握不深、把握不透,造成对科研资源的重复浪费,进而破坏整个科研创新工作的增量积累,危害大矣!
当下科技创新的“拆迁”现象,显然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学精神相悖。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奠基性工作,而科技创新人才的成才和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大多发生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因而,在回答“钱学森之问”时,我们不得不认真关注科技创新的真实过程。
当下,一个必须得到高度关注的现象是:蔓延在科研工作中的“拆迁”现象,正在掘动科技创新的地基,阻碍科技创新之树扎根成长。
“科研拆迁”在蔓延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进行旧区改造,各地不同程度地上演着房屋“拆迁”运动。在学术界,也有这样一种类似的现象,我们暂且称之为“科技创新拆迁”现象,简称为“科研拆迁”。
如房屋拆迁一样,“科研拆迁”也存在“推倒重来”、“异地重建”的现象。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呈明显加快趋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经费从2009年的7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6亿元,再到2011年的140亿元,加上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各部委省市的研究经费,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取得立项、获得更多资助,一些科研工作人员脱离研究第一线,到处穿梭于各种项目评审活动。在巨额立项资助的“诱惑下”,不管是不是有前期成果、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研究专长,拿出一副“大小通吃”的架势,不惜放弃以前的研究积累,转而投入到一个陌生的领域。
由此我们发现,在自然科学领域,常年跟踪科研前沿、扎根某一领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瞄准“高精尖”的科研工作少了,而迅速转换科研“频道”,追逐大项目、大工程和大投入的多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原始创新少了,低水平重复研究多了,文章数量多了,学术影响力却并没有提高。总之,愿意坐十年冷板凳、固守原有研究领域的人少了,一年坐不热或者刚刚坐热,又去抢别的板凳的人多了。一些单位的科研申请甚至成了比研究本身还要重要的工作。这样的科研态度,用老百姓的话讲,是“黑瞎子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到头来在科研创新活动中收获寥寥;这样的科研态度,是肆意抛荒已有的研究试验田,貌似追踪研究热点,实际上是对科研创新活动的自我抛弃。
过快或失序的房屋“拆迁”,使得整个城市失去了文化积淀;而同样需要积累的科研创新活动,却往往因为地基不牢或研究领域转换过快,而导致老问题研究断层,新问题又把握不深、把握不透,造成对科研资源的重复浪费,进而破坏整个科研创新工作的增量积累,危害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