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
昨天,在启程前往南极大陆之前,本报记者对话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据他透露,昆仑站将在本月底建成,下一步将在环境和资源领域展开研究。
新京报:昆仑站什么时候建好?好像有消息说1月19日建成。
魏文良:我们官方没有说这一天建成。现在昆仑站钢结构全部拉起来了,计划在这个月底建成,也只是一期工程,面积不到300平米。
新京报:中国开展南极考察25年了,而别的国家开展的更久,并都在一些比较关键的位置建站,像俄罗斯站在“最寒点”,有文章说,“最高点”冰穹A可能测到比那个“最寒点”更低的温度,有这种可能吗?
魏文良:俄国首先测到的那个点,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而当时冰穹A还没有人活动。中国第一次登上冰穹A,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最寒点”是相对于俄罗斯站测到的最低温而言,南极有没有比这个还冷的?从气象和气候学分析,冰穹A可能是最寒点,是不是最终结论还有待科学家下一步考察。
新京报:你曾是雪龙号的船长,什么时候有中国自己生产的科考船?
魏文良:我想会有的,我现在就在抓这个项目,计划造一个具有破冰能力的科考船,这个技术含量很高。已经开始在论证了,我任组长。
新京报:做这样的船需要花费多少钱?
魏文良:20个亿左右吧。雪龙号是乌克兰的,不到1900万美元。实际上雪龙号已经改造三次了,包括这次咱们国家花1.6亿改造。雪龙号是一个抗冰补给船,跟货船差不多,而我们要造的科考船就不一样了,这次要造一个万吨级的考察船,可以提高我国的造船水平、设计水平。不过,现在还在立项论证阶段。
新京报:我国南极科考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魏文良:我们正在做十二五规划。我们十五搞了能力建设;十一五搞了极地计划;十二五重点是科学考察,对南极包括南大洋加大研究。必须有学术研究的成果,而不是建了几个站。我们十二五期间重点将在几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比如环境和资源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