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肢残运动员侯斌,以引体向上的姿势,凭借惊人毅力把圣火带到39米的高空点燃主火炬时,昨晚的残奥会开幕式演出给世界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尽管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却浓缩了天地万物、四季流转,呈现出一个童话般的地球大家园。就在这梦幻、浪漫、唯美的背后,闪动着无数创作人员的汗水和泪水,苦痛与快乐,其中不能不提的是残奥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张继钢,作为参与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马拉松”主创,张继钢对残奥会开幕式、对特殊艺术的感受最为深刻,而他透露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也令人深深感动。
最难就是与众不同
“如果说奥运会是一幅画卷,残奥会就是一个家园,这个家园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9月6日之前,张继钢总是用这句话来回应人们对残奥会开幕式的猜想。只有当人们真正看到现场的演出时才真正体会到了张继钢这番话的含义,这也正是张导用心良苦之处,“同样是一个宏大的梦,同样在国家体育场,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是非常难的,当接到这个任务时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童话、纯粹、轻盈、浪漫、梦幻、温暖、快乐这些词汇,最终我们采用了中国写意风格和超现实相融合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一个盛大的节日,一个宇宙生命的聚会,这聚会不仅仅是残疾人的,是属于整个地球的。”
张继钢透露,在不久之前,当他把残奥会开幕式多媒体汇报方案交给国际残奥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观看时,菲利普和在座的几位委员全都流下了眼泪,菲利普不仅把这个汇报方案收藏了,还在昨晚给现场观众的节目单上发表致辞,上面非常肯定地写到“你们将看到一个精彩绝伦的演出”。
给侯斌下了死命令
作为众人瞩目的点火仪式,昨晚残奥会开幕式的创意令人惊叹,张继钢表示点火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原本准备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盲人点火,点火之后听着火种慢慢走远;另一个就是肢残人点火。张继钢坦言,肢残人点火的方式虽有创意,但实施起来其实非常难,“我曾经去科技馆体验过引体向上,很费劲,半天才上去一点点,而且必须要把滑轮减少,才能保证拉一下上去的幅度比较明显,但这就需要人的体力非常好。”张继钢透露,侯斌的体重是140多斤,再加上9公斤重的轮椅,第一次尝试39米的距离只拉上去10米就不行了,一周之后到达了2/3处,再过一周就可以全上去了,但需要6分钟,继续训练一段时间最好成绩是2分钟左右。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张继钢不仅准备了AB角,两人同时练,而且专门为他们请了按摩师调整状态,就是这看似很短的39米距离,侯斌和陈永刚练得特别辛苦,也特别神圣,为了不泄密,每次训练都是半夜三更,还要清场,即使这样张继钢还是非常担心,“这完全靠人自身的意志力,别人一点忙都帮不上,有几次眼看就到了可就是没力气了,说什么都上不去了。”就在开幕式前一天,张继钢还给侯斌下了死命令,“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拼了命也要把火点燃。”
奥运“马拉松”苦中有甜
从8月8日到9月17日,张继钢的“马拉松”还有10天才能完成,其实这场“马拉松”从两三年前就开始了,张继钢同时和三个团队一起工作,一般是上午8点到10点在做残奥会开幕式的工作,10点到12点转战残奥会闭幕式,下午一直到深夜都要盯着奥运会开幕式,在奥运会开幕前两个月就完全顾不上残奥会了。张继钢坦言现在几乎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工作,他还回忆起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那天晚上,“那天我到家已经凌晨4点了,睡不着,连夜想了160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写下来,第二天念给团队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人都哭了,因为大家都感到了责任重大,我们把这些问题贴到了墙上,现在这些问题都用红笔勾掉了。”在采访中,张继钢还一再提到和他朝夕相处的工作团队,包括指导残疾人演员表演的老师们,真正的光环属于他们,“残健同行,才能融合共享”。(罗颖 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