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罗马尼亚选手康斯坦丁娜·托梅斯库·迪塔在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率先冲过终点。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陆毅):38岁的托梅斯库,36岁的恩德雷巴,35岁的拉德克里夫,在今天(17日)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的跑道上,三个“妈妈选手“共同奉献了一台“超越自我”的大戏,而这恰恰是马拉松运动千百年以来所倡导的精神内涵。
35岁以上的年龄,对于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来说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而对于漫长和残酷的马拉松项目来说,高龄更意味着超越人类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在北京奥运会上,3位马拉松“妈妈选手”的出现让比赛闪耀着母性的光芒。
从半程开始,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几乎成了罗马尼亚选手托梅斯库的“独角戏”。她早早地从大部队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地奔向终点,轻松赢得金牌。其实在成功的背后,辛酸和痛苦只有托梅斯库自己清楚。
长期的伤病困扰让这位38岁的老将一度产生过退役的念头,但来自家人,特别是儿子的支持,又给予了她强大的动力,使她重新踏上熟悉的跑道,登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赛后,托梅斯库最挂念的还是13岁的儿子。由于参加北京奥运会,托梅斯库不能陪伴在儿子身边,这让她感到一丝愧疚:“奥运会前,他就告诉我:妈妈,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跑入前三名,并祝我好运。因为奥运会备战的关系,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见面了,他待在罗马尼亚的家里,而我在美国备战。明天,他就要开学了,但我不能陪他去学校,这让我感觉很愧疚。”
与托梅斯库一样,作为肯尼亚最优秀的女子马拉松运动员,亚军得主恩德雷在她长达20年的马拉松征程里,得到了家人巨大的支持。从4年前雅典奥运会的银牌,到北京奥运会上再获银牌,虽然奖牌成色没能改变,但恩德雷巴早已学会了享受比赛,享受生活。
1997年,恩德雷巴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也让她的生活中除了单调的长跑之外又多了新的色彩。在女儿出生后,恩德雷巴没有放下训练,依然奔跑在各项马拉松赛事中。每次获奖后,她都会用奖金买礼物送给女儿。在北京奥运会上,恩德雷巴感受到了女儿带给她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当我想到孩子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必须拼尽全力地快速奔跑,去争夺奖牌,因为这是我的目标。”
作为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的夺冠热门,35岁的英国名将拉德克里夫在来北京前却突然被诊断为股骨骨折。坚强的她最终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而是带着4年前未完成的梦想来到北京。
在经历了雅典奥运会的失落后,初为人母的喜悦曾一度让这位母亲爆发出了超人的能量。不过,在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当拉德克里夫进入赛程后半段时,伤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奔跑,她中途甚至痛苦地停了下来。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拉德克里夫将要退赛时,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重新回到赛道跑完了全程。赛后,当被问及是什么信念让她选择坚持时,拉德克里夫说,她想到了家人和孩子:“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守在电视机旁观看我的比赛,正是他们和许多人的帮助,才让我最终能来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可惜腿伤限制了我的发挥,没能在比赛展现最好的状态,我真的很遗憾。”
在北京奥运会上,第23名的成绩让拉德克里夫留有遗憾,但她与另外两位“妈妈选手”一样,已经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赢得了一个分量十足的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