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车数据与公众感受悬殊 采用最小统计口径

2011年04月05日11:5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统计口径 公车使用 公车消费 公车

电话采访: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

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小口径的公车,就是行政、党政、机关、全额预算的拨款单位,所以大家自然认为这样的数字肯定是偏小的。在老百姓看来,公众看来,什么叫公车?就是用公款购买的车,现在都是公车,所以大家觉得还是不太过瘾。

解说: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在他看来,公众感知与数据差距过大,与统计口径有关。而公车的概念,不应限于党政机关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车。

电话采访:

叶青:

像国有企业,财政局认为它买的公车不应该叫公车,当然我们就要问国有企业购买的车,难道可以算私车吗?因为国有企业,最终要给财政上缴一定的税后利润,如果车买多了,实际上也意味着它以后能够上缴给财政的利润减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国有企业买的车应该也是公车。

解说:

除此之外,叶青还指出,部分非直接预算购买的车辆也尚未纳入。比如通过项目经费购买的公车,在决算报告中未必能够体现。尽管仍有不足,但北京的做法还是被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公众看作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与此同时,期待也在增加。数量之外,公务车具体型号,公务车开支数额又将何时公布呢?

主持人:

62026辆,究竟怎么算出来的,我们先请王教授给我们清晰地来说说,到底是哪个范围里边的一部分公车?我们看它原有的表述,这是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原文的表述。截止到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等等。北京市这个划定的范围,它区别于了什么?把什么刨除在外了?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其实我们原来在谈到公车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公车,它其实首先就是一个概念界定、范围界定的问题,所以这次大家看到北京市的公务用车公布的数量,和老百姓所想象的数量,之所以产生这么大差距,可能有很多方面,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市已经划定了一个范围。这个范围里面我们看到,这里面说到,我只限于北京市党政机关市一级和区县一级,这个概念不等于在北京的地建上跑的,所以这是一个空间概念。

另外它涉及到,我说的是叫做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就对拥有公车的主体再进一步做了界定。比如国有企业就不符合这个范围,还有差额拨款的企事业单位。什么叫差额拨款企事业单位?比如说许多行政机关内部有一些研究机构,有一些事业单位,有一些财政拨款,但是可能还有一些数额是要由事业单位来自己获取其它收入。那这些国有企业,差额拨款的企事业单位,按照定义的范围,其实都没有被划作单车统计的范围,所以我觉得最根本的实际上是统计口径的问题。这里其实也通过公开的结果,让我们进一步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就是公车的范围和数量,它的统计口径如何才能够更加合理,更加让民众能够接受。

主持人:

为什么引起这么大关注的一个首次公开公车的数量,选择最小口径的一个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央视《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