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理交通拥堵十年历程回顾

2010年12月14日08: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北京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 北京二手车 北京城市 交通问题 交通系统 错峰 机动车数量 2010年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70万辆,但仍以平均每日2000辆左右的速度增加,高峰日达4000多辆。

面对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问题,昨晚,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公布,今日开始征求民意。其中包括拟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抑制小客车过快增长。

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何以变得愈演愈烈?

2001年

大雪堵车开创堵车生活

1996年交通拥堵由“点”发展到“线”,这一时期主要方法是修路。

2001年12月7日,一场大雪造成“世纪大堵车”。这也是北京市民第一次直接感受到堵车给生活带来的冲击。当天雪后路面结冰,全市车辆寸步难行,下班时间很多人被堵在了路上,只能步行回家。

至此,北京进入拥堵的时代,不但上下班高峰时段堵,其他时间也出现了堵车现象。那场大堵车,让北京的交通管理部门认识到,必须建立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并对拥堵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原副局长、总工程师段里仁回忆,北京最早的交通拥堵发生在1984年,拥堵主要发生在老城区的十几个交叉路口。1996年,再次发生交通拥堵,发展到了20多个交叉路口和包括二环在内的7至8条道路,交通拥堵由“点”发展到“线”。这一时期,北京市应对交通拥堵的主要方法是修路。例如,二环、三环都在这期间实现了全线建成通车。

2003年,北京市交通局升格为交通委员会,由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担任委员会的副主任,至此才将北京市的道路规划、建设、公交运营及路面管理等纳入统一的机构管理。

2005年

公共交通优先应对堵车

北京的交通问题是“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中多重矛盾产生的,根本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北京机动车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而城市道路系统已不具备扩张可能,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缓解拥堵成为共识,这一阶段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策略是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3E交通系统专家徐康明说。

有城市规划专家认为,中国许多城市的交通拥堵,“病根”在于不科学的城市规划。早在2004年,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北京市起草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并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的规划总体战略。

2005年以来北京市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来应对堵车。北京提出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两定四优先”,首次明确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定位。

段里仁介绍,此前北京公共交通曾长期投资不足。住建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马林介绍,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占交通基础设施总投入的比例只有维持在50%以上,才能够确保公交系统的顺畅运转。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公共交通投资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比例为45%,仍未达到上述目标。直到“十一五”末期,才实现了公交投资的真正跨越。2009年,北京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741亿元,其中公共交通投资427.4亿元,占70%。2010年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预计将达到800亿元。

相关阅读: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