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声音:
正确理解女大学生要嫁就嫁“富二代”
无论是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的女生,还是57.6%愿意嫁给“潜力股”的女生,其实说的都是对经济条件的重视,对未来生活质量的考量,可以相信,她们并非一定要嫁给“富二代”,而是希望追求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她们是非“富二代”不嫁,不可以认为她们会对“富二代”的人品不加选择只讲金钱,她们对于自己的择偶婚恋,只是加入了时代的元素——经济考量,这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其实,“富二代”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还没有严格的标准与定义。究竟父母拥有多少财富的子女才算得上“富二代”?100万,还是1000万?没有标准,就没有归类对象。在不同女大学生眼中的“富二代”,有不同的标准,59.2这个数字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在市场经济价值标准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务实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婚恋观走出“柏拉图”精神之恋,走出“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想象之恋,不仅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好事。当然,“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少数女性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出现“傍大款”、“当二奶”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潮也有抬头的趋势。这种社会影响渗透到校园,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岗位竞争激烈,社会向上流动通道不畅等原因,使得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进一步社会化、世俗化,出现了所谓的“毕婚族”、“急婚族”,以及“嫁富二代”、“少奋斗几十年”的想法。“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大学生希望“嫁得好”,太正常不过了。是不是嫁“富”就等于“嫁得好”,则是可以商榷、引导的。
60年来择偶标准
大变迁
六十年代: “英模崇拜”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女性的择偶标准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女性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对政治、经济、文化的追求形态,这一时期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捍卫祖国尊严的解放军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偶像。同时,女性在择偶时也非常重视对方的政治出身和家庭成分。女性们一般优先考虑党团员、解放军、政府机关人员等。只要男方的政治条件好,他的经济、相貌、年龄条件差一点并无妨。当时正值建设事业蓬勃展开,出身好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农民也很受女性青睐。
七十年代:政治身份
七十年代,女性的择偶标准出现了偏差,政治标准成为唯一的标准。在大中城市,男方的出身必须是“红五类”,最好是工人阶级中的一员;而在农村,男方最好是贫下中农,当时人们都以出身于贫下中农尤其是雇农的身份感到自豪。那时女性不太考虑文化和经济条件,因为当时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
八十年代:知识吃香
八十年代,女性择偶时把知识分子摆到了较高的位置,女性择偶标准中,文化因素上升到第一位,经济其次,政治因素被忽略。知识分子成为女性择偶的新标准,从某种角度看,知识成为了获取爱情的捷径,尽管这带有一定的功利嫌疑,但这种择偶标准毕竟在那个时代占了主流。1980年上映的《庐山恋》,风靡全国,不但反映了当时中国年轻男女追求的浪漫爱情,更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和女性择偶观一个很好的反映。
九十年代:多元发展
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个人价值体现方式的多样化,从较早对知识拥有者的崇拜,到对社会开拓者的青睐,体现价值的方式越来越模糊,不过结果却是一样的,即以创造价值的多寡来体现,这种价值又常常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女性的爱情观和择偶观也开始向这一方面倾斜,不过,那些能够把知识直接转化为财富的人,更容易成为女性爱慕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