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管会表扬我保护了国家财产”
在张纯洁的记忆里,1948年10月22日下午的郑州云开雾散,格外晴朗,大街小巷淹没在了欢乐的海洋里。
那天下午,张纯洁在太康路与长春路十字路口遇见了学校地理老师赵先生,赵老师高兴地说“咱们都没走,这很好哇”,随后让张纯洁找找留在郑州的同学,他们三天后到学校集合。10月25日,同学们来到学校集合,一数居然有40多人。军管会的解放军早已等在这里接待他们,见学生们来了,叫他们每人回家拿一个口袋,跟解放军去车站背大米。
这些大米,是解放军节余下来的军粮,都分给了没饭吃的贫苦百姓,学校也分到了一些。同学们把米背回学校,准备生火做饭,却发现厨房没有用具。张纯洁立即大声报告:“菜刀、铁勺、饭桶都在我家保管着哩。”他回家取来这些东西,当场得到了军管会的表扬。“军管会领导夸我‘自觉保护了国家财产’,我还当上了临时班长呢。”回想当时的情景,张纯洁爽朗地大笑。
从这天起,张纯洁和同学们每天吃饱了饭就列队去大同路东头的原国民党绥靖公署大礼堂学唱歌,学扭秧歌,还跟军管会上街宣传,书写标语,张贴“保护民族工商业,恢复社会秩序”的布告。再后来,他们将解放军爱护群众的纪律排演成小话剧上演宣传,“从此,一切都和过去不同了,大家都由衷地感觉到幸福。郑州再不是一个充满恐怖和压抑的城市,到处散发着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气息……”在1988年纪念郑州解放40周年征文活动中,张纯洁写下了这段话,表达自己的心境。
“希望‘解放之歌’永远传唱”
“郑州解放后,军管会接管了城市,也留下了一首《郑州解放之歌》。在我的印象中,全国还没有哪个解放的城市传唱解放歌曲,这首歌可以说是一件难得的近代文物。”张纯洁说,郑州解放不久,他们这些青年学生天天唱着《郑州解放之歌》走上街头宣传,当时年幼的张纯洁不知道这首热烈欢快、朗朗上口的歌曲到底出自谁之手,他只能凭印象猜想可能是军管会某一位有文化、懂艺术的同志创作的。
尽管因当时条件所限,《郑州解放之歌》未能留下录音资料,但张纯洁却始终无法遗忘它的歌词和旋律:“十月二十二,伟大的一天,哗啦啦砸开铁锁链,咱们的郑州解放了!翻开雾云见晴天。市民十六万,受苦又受难,盼来了共产党拯救咱。人民的救星来到了!搬掉头上三座大山……”
1988年10月,在纪念郑州解放40周年文艺晚会上,开场演唱的就是这首《郑州解放之歌》;1998年郑州解放50周年时,张纯洁将整理出的完整的《郑州解放之歌》交给了郑州市委。当年10月13日,这首歌被郑州晚报完整刊载。
采访中,张纯洁透露,前几年郑州市有关领导曾建议将这支歌刻在石碑上,立在市区解放路附近街心公园内,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能实现。
“当年,朱德总司令曾说过‘解决中原就等于解决了全中国’,解放郑州,实际就控制了中国的铁路运输命脉,对解放全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我希望《郑州解放之歌》作为郑州解放的历史见证,要永远传唱下去。”说着,老人不禁轻声哼唱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