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甲流防控转向重点人群监控 不再逐个确诊治疗 中医治疗效果明显 -国税总局:企业补充养老费可税前扣除 东航上航重组承诺不裁员 -逾4成内地富人身家逆市上升 受益于A股反弹 82%欲送子女留学 -广州公积金每月缺口6亿 官员称短期内不差钱 新政实施时间未定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对中国劳工状况无端指责 回应金正云访华/实录 -香港问责官员自愿减薪5.38% 崔世安成澳门第三任特首唯一候选人 -多地遭雷击7人死亡 安徽6月因灾已死37人 广东平远水灾3人死亡 -统计局:个别专家对经济数据质疑无依据 6月上旬日发电量创新高 -中国将向上合成员国提供百亿美元信贷 胡锦涛讲话全文 联合公报 -中国减持44亿美国债求解贬值难题 不会大规模抛售 影响不必夸大
首页>>社会动态
两岸关系60年:兄弟外御其侮 以仁智化解难题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台独”作梗两岸互动生变数

随之而来的事务性问题最终催生两岸在一九九一年前后成立海基会、海协会,成为官方“白手套”,受权商谈两岸事务性问题。一九九二年,两会在商谈中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奠定了日后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次年四月,汪辜二老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会谈,举世瞩目。

但历史总是曲折的。一九九九年,在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到访大陆后,规划中的汪道涵回访台湾却因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而取消。二000年上台的陈水扁,将“台独”奉若圭臬,抛出“一边一国论”,又是废除“国统会”、“国统纲领”,又是叫嚣“入联公投”,妄图推动“法理台独”,两岸关系因此波澜不断,两岸互动之路更现“中道崩殂”之虞。即使在“听其言、观其行”的初期,大陆与陈水扁也没有什么互动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彻底看穿其“台独”真面目,而陈水扁的行径也遭到包括岛内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集体唾弃。

和平发展海峡有路不绝尘

历史也总是曲折向前的。在面临“台独”重大挑战之际,两岸中华儿女以民族大义和民族根本利益为重,联手遏“独”、反“独”,挫败了“台独”分裂图谋。二00五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应邀率团访大陆,“胡连会”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掀开了两党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对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亲民党、新党相继组团访大陆。两岸政党交流热络,开启了两岸关系一片新天。

物换星移,二00八年,马英九赢得选战,国民党重新掌权,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是年六月,暌违九年之久的两会协商在北京重开。时至今日,两会已分别在北京、台北和南京三次商谈,签署九协议、达成一共识,三十载光阴,“三通”梦终成真,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

“经历曲折、反复,现在好不容易走上两岸良性互动的道路,彼此应该用善意互相回应。”对于当前的两岸良性互动局面,陈孔立说,“双方都要十分珍惜”,“要能够照顾到对方的处境与感受,为建立互信提供必要的条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孔立建言,“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要逐步朝向深层次发展”。他说,两岸间存在一些固有的分歧,良性互动之后,也可能产生新的矛盾与分歧。有矛盾,有分歧是必然的,并不可怕。暂时搁置争议是必要的,但“搁置”之后,争议不会自然消失。难题终须化解、破解,化之以“仁”、破之以“智”。(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两岸关系60年:中南海决策"秘辛"多 一字值千金
两岸关系和缓带动台湾会展产业蓬勃发展
胡锦涛就两岸关系发6点意见 主张避免内耗
胡锦涛会见吴伯雄一行 引用古诗比喻两岸关系
马英九回顾一年谈未来:改善两岸关系缔造台海和平
国台办发言人评马英九上台一年来两岸关系发展
江丙坤一行抵南京 选址意义深远 引"轻舟已过万重山"喻两岸关系
江丙坤引李白名句喻两岸关系: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毅:两岸关系玉汝于成 09年方向明确前景光明
2008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图片新闻:
钢铁业跨区域重组大幕即将拉开 宝钢模式或成范本
煤电企业各让一步 发改委同意电煤价格上涨4%方案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