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幸福感多元化考量政府公共政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2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哪个城市的居民最能感受到幸福?”“是不是口袋里的钱越多,人们就越能感到幸福?”2006年元旦前后,幸福感、幸福指数、城市的幸福度排名等时髦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上。(2月9日新华网)

虽然掀起一轮轮“幸福”热潮的是几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我国人均GDP持续攀升之后,公众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追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财富的积累已不是衡量幸福感的唯一指标,社会发展、公平、保障、关爱、安全等,已逐渐走进百姓生活并成为其思量幸福与否的重要指数。

百姓生活水平日新月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百姓生活“三大件”,是众多家庭追求幸福的共同目标。而80年代则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幸福流行色。近几年来,百姓生活进入了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大件”消费时期。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折射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百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对生活的渴望和幸福的认同出现了新的需求。

而正是这种需求的变化,透析出了百姓的幸福感已不完全取决于财富的积累,呈现出了多化化的趋势。年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便发布了一份与幸福有关的调查,数据表明,一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与居民对其城市的幸福度没有显著的关系,城市的生活节奏、便利程度、人情冷暖、自然环境等软性因素对城市幸福度的影响更大。

其实,物质上的无忧,往往促发百姓对社会关爱、人文、安全、诚信、环境、廉洁等意识形态、道德范畴方面的软指数的更旺需求。对此,国外一些经济学家便提出,当GDP和民众的幸福感不再有联系的时候,公共政策就不应仅仅致力于让GDP处于上升轨迹,而更应关注百姓的“感受”。

换言之,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一般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政府既要着力于发展经济,又要尽快转变职能满足老百姓公共需求的升级。也就是说,政府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搬掉压在百姓身上的看病难、上学难、购房难新的“三座大山”,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百姓幸福感呈现多元化,是对政府公共政策的一种考量。政府只有创造和满足了百姓多元化的幸福,改革的成果才能惠及于民。(陆志坚)

来源: 金羊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