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城市的居民最能感受到幸福?”“是不是口袋里的钱越多,人们就越能感到幸福?”2006年元旦前后,幸福感、幸福指数、城市的幸福度排名等时髦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上。(2月9日新华网)
虽然掀起一轮轮“幸福”热潮的是几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我国人均GDP持续攀升之后,公众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追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财富的积累已不是衡量幸福感的唯一指标,社会发展、公平、保障、关爱、安全等,已逐渐走进百姓生活并成为其思量幸福与否的重要指数。
百姓生活水平日新月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百姓生活“三大件”,是众多家庭追求幸福的共同目标。而80年代则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幸福流行色。近几年来,百姓生活进入了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大件”消费时期。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折射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百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对生活的渴望和幸福的认同出现了新的需求。
而正是这种需求的变化,透析出了百姓的幸福感已不完全取决于财富的积累,呈现出了多化化的趋势。年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便发布了一份与幸福有关的调查,数据表明,一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与居民对其城市的幸福度没有显著的关系,城市的生活节奏、便利程度、人情冷暖、自然环境等软性因素对城市幸福度的影响更大。
其实,物质上的无忧,往往促发百姓对社会关爱、人文、安全、诚信、环境、廉洁等意识形态、道德范畴方面的软指数的更旺需求。对此,国外一些经济学家便提出,当GDP和民众的幸福感不再有联系的时候,公共政策就不应仅仅致力于让GDP处于上升轨迹,而更应关注百姓的“感受”。
换言之,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一般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政府既要着力于发展经济,又要尽快转变职能满足老百姓公共需求的升级。也就是说,政府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搬掉压在百姓身上的看病难、上学难、购房难新的“三座大山”,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百姓幸福感呈现多元化,是对政府公共政策的一种考量。政府只有创造和满足了百姓多元化的幸福,改革的成果才能惠及于民。(陆志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