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3-06 11:57:42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贵阳市政府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创新驱动,深化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文化,民生

(二)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产业转型新跨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大数据为引领,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为路径,以打造大数据和大健康、山地旅游和都市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个姊妹篇”为载体,推动产业融合、渗透发展,培育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努力,大数据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大数据及其关联产业规模总量达到5000亿元;大健康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山地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南北呼应的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精品集群,力争创建1个国家公园、1至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5%,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现代制造业形成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建成国内重要的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力争建成西部科技金融创新城市、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和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三)更加注重先行先试,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守住“山上、天上、水里、地里”生态底线,确保建成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生态质量更加优良、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加普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贵阳路径”。到2020年,新增各类公园660个,全市公园达1000个以上,实现中心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低碳工业园区,培育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全市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

(四)更加注重开放带动,努力实现对外合作新跨越。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发挥四大平台在全省“1+7”开放创新格局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扩大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两张“名片”影响力,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化与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国际化水平,“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开放格局更加完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优势更加凸显,“十三五”末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3亿美元。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问题倒逼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国有企业、商事制度、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和财税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显著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确保每年新增企业市场主体1000户以上,到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

(五)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城乡发展新跨越。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更加科学地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形成符合贵阳实际,体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努力建设山地特色现代化城市。通过五年努力,“双核多组团”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疏老城、建新城”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改造,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等级进一步提升,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工程性缺水问题基本解决,成为全国信息交换枢纽和信息存储中心,城市管理实现精细化、长效化、标准化,良好的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成为常态,促进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6%。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小镇经济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形态,城乡之间、区县之间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大规模开展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行动,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300个“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和20条以上示范带,推动城市、乡村、田园、社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六)更加注重普惠共享,努力实现小康建设新跨越。坚持发展成果共享,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夯实基层基础,努力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通过五年努力,圆满完成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每一个低收入家庭危房都能得到修缮,每一个低收入家庭都能吃得饱、穿得暖,每一个低收入家庭劳动力都有活干、有收入,每一个低收入家庭孩子都有学上、上得起学,每一个低收入家庭病人都能得到医疗救助,每一个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得到足够关爱。破解“民生十困”深入推进,教育发展、医疗事业、物价调控、社会保障、市容环境秩序、市民安全感等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共治能力、善治能力、基层自治能力、法治能力、综治能力、德治能力等得到增强。文化特色进一步彰显,让我们这座城市更有文化厚度、更有人文温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