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2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状况
2.1 海洋生物多样性
2012年春、夏季,以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为重点,在我国管辖海域994个站位开展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海草、红树植物、珊瑚等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36种,浮游动物704种,大型底栖生物1 087种,海草7种,红树植物10种,造礁珊瑚68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从北至南呈增加趋势,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
渤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182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77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343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2008年以来,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滦河口-北戴河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黄河口和莱州湾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黄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214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66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250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2008年以来,苏北浅滩海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
东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336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237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459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2008年以来,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长江口和闽东沿岸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南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438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586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587种,主要类群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鉴定出海草7种,红树植物10种,造礁珊瑚68种。2008年以来,珠江口和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珠江口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大亚湾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