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现代化报告:现代农业的新机遇

2012年06月05日15: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2012中国现代化报告 现代农业 现代化报告 农业现代化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二、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客观现象和世界潮流。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农业现代化理论包括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两次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广义农业现代化理论等。后者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农业系统的应用。

1. 农业现代化的操作性定义

在现代化科学里,农业现代化没有统一定义,但有多种操作性定义。

定义一,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是现代农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前沿过程,是农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复合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等;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农业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农业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换,地位转移有一定概率。

定义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世界前沿,以及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

定义三,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农业发展、农业转型和国际农业互动的交集。

简而言之,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世界先进水平,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行为和过程。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自给型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市场化农业)、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知识型农业)的两次转变、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农民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保持农产品供需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农业地位和国际农业体系的变化等;在18~21世纪期间,农业现代化的前沿过程可以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两次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综合农业现代化,综合农业现代化主要适合于发展中国家。

从农业变迁和农业转型角度看,每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会进步和有可能成功,但国家农业进步有快慢,农业水平有高低,成功时间有先后。

从世界前沿和国际竞争角度看,只有部分国家的农业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不同国家成功的概率有差异。在过去50年里,农业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农业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超过80%;农业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为2%左右,农业发达国家降级为农业发展中国家的概率为10%左右。

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判断标准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有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和国家食品安全。

2.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一般而言,农业现代化过程大致分为两类:前沿过程和追赶过程。前沿过程是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追赶过程是农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在18~21世纪期间,农业现代化前沿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22世纪农业还会有新变化。

在1763~1970年期间,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前沿过程是第一次农业现代化。

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型。它的特点包括市场化、商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化学化、良种化、水利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等,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增加值比例下降等。它的结果是第一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副作用包括农业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

在1970~2100年期间,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前沿过程是第二次农业现代化。

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从工业化农业向知识化农业的转型。目前它的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生态化、绿色化、自然化、多样化、订单化、立体化、工厂化、国际化和生物技术的普遍应用等,包括农业综合效益、农产品质量、国际竞争力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增加值比例继续下降等。它的结果是第二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副作用包括农业贸易冲突、食物风险等。

如果说,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是初级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的转变;那么,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是高级农业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的转变;两次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综合农业现代化。

综合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条基本路径,它包括两次农业转型(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从工业化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型)的联动和持续向知识型农业转变,包括农业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福利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农业比例下降、国际农业竞争力和国际农业地位的提高等。

3. 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包括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多样性和副作用的形成,包括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生态变化和农民全面发展,包括农业供求动态平衡、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比例下降,包括世界农业前沿、国际农业体系和国家农业状态的变化。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一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增加值比例下降,副作用包括农业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完成农业的市场化、机械化和专业化,农业效率、农业比例和农民收入达到市场化农业的先进水平(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二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农业综合效益、农产品品质、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增加值比例继续下降,副作用包括农业贸易冲突、食物风险等;完成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完成知识化和生态化,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综合素质达到知识型农业的先进水平(未来某个时间的)等。

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包括: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的转型;完成第二次农业现代化,实现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的转型;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的先进水平,成为农业发达国家或缩小国际农业差距;同时确保粮食安全。前两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时间问题”,所有国家都有可能先后完成;第三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比例和概率问题”,只有部分国家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从政策角度看,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有两个: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质量,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发达国家的政策目标是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目标是追赶和达到世界农业先进水平。

一般而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包括农业效率、农民收入、农业结构、农业制度和农业观念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等。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是: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小于15%,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小于3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按2000年价格计算约4000美元);进入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是: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小于5%,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小于10%,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已经起步等。

4. 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因素非常多,主要因素包括农业创新、农业竞争、农业适应、农业交流、国家利益和市场需求等。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创新作用比较突出;在农业发展中国家,农业交流作用比较突出。

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模型包括:创新驱动模型、三新驱动模型、双轮驱动模型、联合作用模型、四步超循环模型、创新扩散模型、创新溢出模型、竞争驱动模型、经济和社会驱动模型、农业生产力函数等。农业生产率与农业技术、农业劳动力人均资本和人均技能成正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