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要点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政策建议

2012年05月25日15:4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农业现代化 战略要点  劳动生产率 竞争优势 木桶原理 农业创新体系 农业金融体系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3)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有些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简称“非宜居地区”。

如果现代化要惠及全体国民,就必须把“非宜居地区”的居民迁移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全面参与现代化。这种移民可简称为“生态移民”。有些地区,直接进行“生态移民”有困难,可采取“间接移民”办法。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规,把“非宜居地区”居民的未成年子女,迁移到县镇中学,接受9年或12年免费义务教育。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子女,鼓励他们不返回父母所在的“非宜居地区”,可以在城镇或乡村就业安家;鼓励他们动员和吸引他们的长辈,离开“非宜居地区”,与他们同住。这种“间接移民”可简称为“教育移民”。

首先,建立联合专家组,对全国的“非宜居地区”进行普查,获取完整数据和资料。

其次,研究制定“非宜居地区”的生态移民和教育移民的政策纲要。

其三,研究制定“非宜居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的行动计划。

其四,以省市为单位,执行和落实“生态移民工程”的行动计划。

其五,研究和制定“非宜居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政策等。

4)实施农村城镇化工程,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未来40年里,中国将有2.8亿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农村人口比例将下降到20%左右,农村农业人口比例将下降到8%左右。虽然大中城市是农业人口迁移的重要目的地,但是,农业人口的迁移不可能都集中到大中城市,发展农村小城镇是一种合理选择。一般而言,大中小城市需要有合适的结构和比例,这个问题需要专题研究。

首先,建立联合专家组,科学评估农村现有的集镇和人口集聚地的发展潜力和城建需求。评估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国家和省级地区的城市和经济的空间布局等。

其次,对于具有城市发展潜力和需求的农村集镇和人口集聚地,按照现代城市的规划标准,制定未来1020年的农村城镇发展规划。

其三,公开评议和征求专家意见,完善农村城镇发展规划。

其四,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标准,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5)研制《中国人营养指南》,引导国民合理消费

根据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人均营养供应与国民生活质量(人均预期寿命)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人均营养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出现“营养过剩”,人均预期寿命不升反降(表3-79)。前面分析了205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营养目标(表3-80)。

首先,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制定和传播《中国人营养指南》,每五年修订一次。

其次,《中国人营养指南》的具体指标和指标水平,可以参考三类研究结果。① 世界营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世界人均营养供应与生活质量(平均预期寿命)的相关性分析的研究结果。 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国家的经验值。当然,《中国人营养指南》还要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修订版)》的相关内容。

其三,《中国人营养指南2050》可以包括14个营养指标和它们的参考标准(表3-98)。这些指标和标准主要有三个考量因素:①世界131个国家过去40年(19702007)的人均营养供应与生活质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3-79和表3-80); 2007年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10个国家的经验值,包括它们的营养结构和营养水平,它们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③ 适度考虑中国人和东方人的生活习惯和特点。 

其四,中国人均每天营养标准的推荐值是:营养供应3300大卡,其中,植物营养2300大卡、动物营养1000大卡、动物营养占30%;蛋白质100、脂肪150;粮食300、蔬菜300、水果250、植物油50;肉食200、牛奶500、蛋类50、鱼类100(表3-99)。根据年龄和性别差异,不同人的营养标准可以有所调整。 

3-99   中国人每天营养标准的推荐值

综合营养指标

标准

植物性营养指标

标准

动物性营养指标

标准

人均营养供应(大卡/天)

3300

人均植物营养(大卡/天)

2300

人均动物营养(大卡/天)

1000

动物营养比例(%

30

人均谷物消费(公斤/天)

0.30

人均肉食消费(公斤/天)

0.20

人均蛋白质(克/天)

100

人均蔬菜消费(公斤/天)

0.30

人均奶类消费(公斤/天)

0.50

人均脂肪(克/天)

150

人均水果消费(公斤/天)

0.25

人均蛋类消费(公斤/天)

0.05

 

 

人均植物油消费(公斤/天)

0.05

人均鱼类消费(公斤/天)

0.10

简单地说,中国人每天的推荐食谱是:六两粮食六两菜,半斤水果一两油;四两肉食一斤奶,一两鸡蛋二两鱼。根据家庭结构特点,不同家庭的食谱可以有所调整。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