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 医药房地产垫底

2011年02月28日15:2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社会诚信 诚信缺失 房地产 政府诚信建设 诚信教育 诚信管理 社会信任 诚信观念 社会风险 社会结构

肖明超进一步指出,如果基于市场经济制度的行业信任机制无法建立,那么在契约和公平之上的协定信任就难以实现,最终导致公众的很多生活与服务需求无从获得有力的保障。

在个人诚信缺失方面,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大多数人对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评价较低,但是诚信度的自我评估数据却比较乐观。88.7%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个诚信的人。而且学历水平、家庭收入、年龄与诚信度自我评估呈现正向相关关系,91.6%的高学历人群认为自己是诚信的人,而高中及以下学历被访者认为自己诚信的比例是81.7%,比高学历人群低大约10个百分点。

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不同代际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被访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个诚信的人,而且家庭收入越高,被访者的自我评估越倾向于诚信。

本次调查数据还显示,农村户籍被访者对于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信任程度高于城市户籍被访者,62.3%的农村户籍被访者信任朋友,而城市户籍被访者信任朋友的比例为54.7%。

对此,肖明超分析:农村人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血缘、近邻以及周围的熟人的基础上的,相对封闭且人际关系较为单一,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稳固性更高,因此他们对周围人的信任度更高;城市人由于社会关系的多元化,以及城市的居住与工作形态带来的朋友关系的疏远,导致城市人对于社会关系的敏感度更高,自我心理设防和怀疑的倾向比农村人更突出。

加大社会运行成本

多种迹象表明,中国社会诚信度下降,对社会发展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最明显的是,不仅造成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

媒体报道,2010年12月29日,福州六一北路与湖东路交叉路口附近,一位8旬老人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五六人,无一出手相助。就在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时,旁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又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躺在冰冷的马路上,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分钟!

观察人士表示,这很可能是“彭宇案”后遗症——自2006年南京“彭宇案”以来,好心救助老人却反被告上法庭索赔的案例,已多次出现。

“目前在社会上,老实人吃亏现象比较多。”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的居民张先生对本刊记者直言。他担心,在这种“失信者占便宜,老实人吃亏”的社会氛围下,整个社会将会面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诚信缺失对个人的伤害,很多人已有切身体会。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88.9%的被访者表示因别人的不诚信而有过吃亏的经历。不过,同时也有71.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身边的人“大部分”做到了诚信。

调查数据还显示,45.4%的被访者认为,当前社会上最为常见的失信现象是“假冒伪劣商品盛行”。对电视、报纸等正规媒体上发布的广告的真实性,只有46.2%的被访者表示“大部分相信”。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不讲诚信的坏榜样,破坏性极大。肖明超认为,在若干事件中,不讲诚信在短期内容易获得更多利益,如果这样的“坏榜样事件”没有受到社会道德的声讨、谴责以及法律的惩罚,将会导致不诚信行为的扩散。久而久之,就出现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驱使很多讲诚信的“好人”变成了“坏人”,很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造成了社会诚信链条的中断和损害,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主任李炜博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诚信缺失会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

李炜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往层次和交换频率的迅速扩大与增加,诚信作为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必然要求被公众认同和遵守。

但诚信缺失已使我国经济秩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损害了国家声誉。比如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不但以数万名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也使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产生信任危机,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

据海关统计,2008年1~10月中国出口乳制品11万吨,价值2.8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2.4%和50.4%。但受三鹿“毒奶粉”事件影响,10月当月中国出口乳制品1036吨,同比下降91.8%。奶粉成为乳制品中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品种,10月出口同比下降99.2%。

“诚信缺失使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比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造成无数个人身心伤害,家破人亡,大量企业举步维艰。”中国好人网创办人、华南师大理论部副主任谈方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诚信缺失还使得一些人靠骗人暴富,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公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由此产生的社会反弹,出口何在?本次调查数据显示,49.1%的被访者表示遭遇到无诚信问题,他们会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处理,28.9%的被访者声称会借助媒体舆论进行谴责,14.6%的被访者反映会诉诸法律。其中,50.2%的城镇户籍人口选择投诉和协商处理,而农村户籍被访者选择该措施的比例仅41.5%。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被访者在遭遇无诚信问题时采取投诉和协商处理的倾向性更明显。本次调查数据显示,50%以上的中高收入(家庭月收入8000元以上)人群倾向于采取投诉和协商处理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