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与国际现行评级标准差异
大公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公此次对全球50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是依据其探索创立的“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作出的,这一标准的核心内容可归结为五点,即“国家管理能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财政实力和外汇实力。”
据介绍,大公国家信用评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重点把握五项原则:一是对一国综合体制实力和政府财政状况的综合系统评估;二是把财政状况作为对于一国政府债务偿还能力具有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三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创造能力是债务偿还的基础,融资收入并非是政府偿债能力的根本性保证;四是随着外部冲击对国家信用的影响日益严重并更加频繁,综合体制实力在保障信用水平的稳定性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五是信息、数据的来源和使用遵循真实性、时效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大公“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与国际评级机构现行国家主权信用评给标准有何区别?今年5月,标准普尔负责亚洲国家主权评级的分析师陈锦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曾做出解释。他说:“影响标准普尔对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作出判断的因素(评级标准)主要有五点,即政治、经济、财政、货币政策及外汇资产。”
对于国际评级机构将“政治”因素放在首位的作法,关建中未予置评。他再次强调大公所坚持的“不以意识形态划界,平等维护国家信用关系各方利益”的根本立场。他说,支撑国家举债能力和偿还债务来源的根本是该国的财富创造能力。大公依据债权债务关系形成的一般原理,考察相关要素的内在联系,结合各国具体情况,经过复杂的分析过程,最终评估出每个国家的信用等级。
对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构意义重大
据了解,全球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评级体系特别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种种缺陷和弊端,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在多伦多G 20峰会上特别强调指出:“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
关建中说,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向世界提供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资讯,这是大公长期以来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自2006年开始,从研究全球信用经济的本质规律出发,在反复探索影响国家信用风险的诸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大公于2009年5月发布了中国第一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信用评级方法,进而完善形成了一套“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
与会嘉宾和专家认为,大公发布首批50国家信用评级报告,表明中国独立评级机构开始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这对维护我国金融主权、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将改变长期以来由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垄断的国际评级话语权的格局,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获得合理的金融定价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在发布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的同时,大公还发布了《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该报告认为,2010年将是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出现深刻调整的开端,主要发达国家信用风险呈现加速恶化的趋势,部分国家已经出现了偿债危机,欧元区国家信用危机的走向尤值关切,其他地区的国家信用风险略有上升或趋于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