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央企高管平均年薪53万 将适当调低增速 任命与薪酬激励存在矛盾 -工薪所得税收入半年增四成 税收增长并非因加重税负 解读全文 -台湾当局通过赠台大熊猫入台案 落户台北动物园 最快春节前亮相 -司法考试办法修订 违纪将究刑责/全文 深圳:将辞退不称职公务员 -印花税增速回落 26家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 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全文) -陈水扁发表声明宣布与妻子吴淑珍退出民进党(图) -中国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为职工提供无偿服务 -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5人遇难 失踪17924人 重建资金将多渠道筹集 -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我国空间站计划
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8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三)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位有所回落,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7.9%,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从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看,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20.4%,拉动CPI上涨6.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7%,拉动CPI上涨1.2个百分点。从消费品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涨幅高于服务价格上涨幅度,上半年消费品价格上涨9.9%,拉动CPI上涨7.5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1.8%,拉动CPI上涨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CPI同比第一季度上涨8.0%,第二季度上涨7.8%,涨幅高位有所回落。CPI涨幅回落主要是受农产品价格季节性回落和基期因素(也称翘尾因素)减弱影响。进入农产品上市旺季后,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4-6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22.1%、19.9%和17.3%,对CPI上涨的拉动也逐月递减为7.2个、6.5个和5.7个百分点。4月份以后基期因素有所减少,4-6月份基期因素分别为5.3个、4.9个和4.5个百分点。尽管第二季度同比CPI逐月回落,但6月份环比CPI为-0.2%,仍远高于历年同期水平,显示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

    进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涨幅远高于出口价格涨幅。第二季度,各月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1.8%、20.9%和20.1%,平均为20.9%,比上年同期高14.2个百分点;出口价格各月同比分别上涨10.1%、10.4%和11.1%,平均为10.5%,比上年同期高4.7个百分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和我国对原油、铁矿石等资源和能源进口依赖度较强是进口价格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6月底,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40美元,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也达到每桶139.4美元,均创历史新高。第二季度,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豆、小麦、玉米和稻米期货价格当季涨幅分别为76%、62%、69%和93%,其中6月底大豆价格收于15.98美元/蒲式耳,再创历史新高;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和铝的当季涨幅分别为6.5%和10.5%,期间也多次创历史新高。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上半年原油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上涨66.9%,涨幅比上年同期高72.2个百分点。我国铁矿石超过一半以上依靠进口,上半年铁矿石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上涨77.4%,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5.8个百分点。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生产者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增加较快,成本推动压力持续加大。受国际原油、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加上国内经济对煤炭和钢材等需求持续旺盛,导致国内原油、煤炭和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从而推动生产者价格持续上涨。第二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2.4%和8.4%,涨幅比第一季度分别提高2.6和1.5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2.9%,其中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1.9%,畜牧业同比上涨39.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3.7%,比第一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劳动报酬增加较快。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964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国有经济单位13800元,增长17.0%;城镇集体经济单位7789元,增长18.9%;城镇其他经济类型单位12610元,增长19.2%。据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880元,同比增长17.9%。

    GDP缩减指数继续上升。上半年我国GDP为13.1万亿元,实际增长率为10.4%,GDP缩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比率,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变动率为8.6%,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比上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GDP缩减指数自2007年第二季度起持续上升,应对其走势保持高度关注。

    成品油、电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稳步推进,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月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对闲置土地征缴增值地价;进一步改革资源税制,计征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扩大资源税目。自6月1日起,实施《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商品零售场所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对此,国内、国际市场反映相当正面。从长远考虑,只有理顺资源价格,才能发挥价格对增加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未来宜合理兼顾控制通货膨胀和资源价格改革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择机微调,改变价格扭曲现象,审慎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专栏4:石油价格上涨及对物价的影响

    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加快上涨,屡创历史新高。WTI原油期货价格从2007年初的55美元/桶上涨到2008年6月的140美元/桶,近期油价虽明显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供需紧张、美元贬值和期货市场投机是国际油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供需缺口扩大。根据美国能源署统计,2005-2007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费量分别为8365万、8462万和8538万桶,而全球原油日均生产量分别为8463万、8459万和8455万桶,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二是美元贬值导致原油价格相对更快上涨。据BIS统计,以2000年为100,2008年6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82.58,比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前降低了5.88个百分点,贬值幅度达6.6%,导致油价相对更快上涨。三是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和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美欧等主要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金融资本转向炒作原油期货也是油价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

    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上涨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由于我国经济近年来增长较快,加之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石油需求及进口依存度持续较快上升。2008年上半年原油进口9054万吨,同比增加898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49.0%,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国际油价上涨和我国原油大量进口导致我国进口价格涨幅扩大,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6月份,我国原油及相关产品进口价格上涨77.1%,国内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4.9%,原油和天然气出厂价格上涨35.1%。国际油价上涨使国内成品油定价问题更加突出。尽管我国成品油定价已实行“原油加成本”市场化定价机制,但从实际情况看,成品油价格调整往往滞后,而且被动跟踪国际油价,没有及时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和炼油企业成本。

 

图2:国际油价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数据来源:CEIC

    适时理顺成品油价格,完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有利于从根源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多年以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只反映采掘、运输等开发成本,忽略了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损害成本。资源价格偏低是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重要诱因,大量资源廉价使用,人为压低了国内产品生产成本,助长了投资扩张,刺激了出口快速增长,导致国内总需求持续扩张,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为理顺成品油价格和调节成品油供求,自6月20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从短期看,成品油价格上调会使通货膨胀压力显性化。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成品油价格上调1%,会拉高CPI约0.04%,而本次油电价格的上调,将提高CPI0.7个百分点左右。但从长期看,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适时理顺成品油价格,不仅能够降低价格扭曲导致的短缺风险,保证供应,而且有利于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四)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支出结构改善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34808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22882亿元,同比增长27.7%,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119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28亿元。

    财政收入呈高增长态势,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22.6%,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5%,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从支出结构看,国家在继续加大对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事业投入的同时,压缩了一般公共支出。上半年政府一般公共支出同比仅增长16.5%,而教育支出同比增长23.2%,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39.6%,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36.1%,社会保障支出同比增长41.8%,环境保护支出同比增长99.8%。

    (五)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

    国际收支保持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上半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6%,比上年同期加快33.4个百分点。2008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18088亿美元,比2007年末增加2806亿美元,同比多增143亿美元。

    外债总规模略有上升。2008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925.9亿美元,比上年年末增长5.1%。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2487亿美元,比上年年末上升3.4%;短期外债余额为2367亿美元,比上年年末增长7.6%,占全部外债的60.3%,占比较上年年末上升1.4个百分点。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专家学者解读下半年经济:从紧货币政策有隐忧
全球金融动荡呈现复杂化趋势 货币政策因国而异
央行拟设汇率司 货币政策司副司长王煜或领衔 研究拟定汇率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未提货币继续从紧
经济学家热议货币政策 称应对出口企业减税扶持
商行业务结构转型 货币政策从紧
下半年货币政策猜想及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中国经历10年最严重通胀压力 下半年货币政策猜想
货币政策:期待汇率有所作为
图片新闻:
中国选手杨伊琳获得女子体操个人全能铜牌[组图]
菲尔普斯打破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世界纪录夺金[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灾后重建政策·资金·动向/ 收养孤儿资讯/ 寻亲/ 防疫 / 抗震救灾行动 /最新报道
· 南方遭暴雨洪灾袭击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08年 07年) / 数字报告/ 农业发展 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