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内陆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
2007年,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对黑龙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65个重要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养殖场及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监测,监测水域总面积339万公顷。
第一节江河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2007年,我国江河天然重要渔业水域监测面积为241万公顷。结果表明,总磷、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挥发性酚及铜、锌、铅、镉的监测区域超标比例分别为55.3%、23.1%、38.3%、11.8%、5.6%、30.4%、10.5%、15.2%、4.3%,根据各监测区域中每个采样点所代表面积计算,其超标面积占所监测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0.0%、12.5%、15.9%、12.0%、5.0%、19.2%、10.0%、3.8%和3.2%。与2006年相比,非离子氨超标比例略有下降,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铜、锌、铅超标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挥发性酚基本持平。
总磷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44.7%和90.0%。嫩江冷水性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和鸭绿江下游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最低(0.005mg/L));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高(1.38mg/L),超标12.8倍。与2006年相比,太白胥水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赤水河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和长江城陵矶段主要经济鱼类洄游通道平均含量明显升高;第二松花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明显下降,符合评价标准。
非离子氨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76.9%和87.5%。长江宜宾段长江鲟、白鲟、胭脂鱼等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最低(0.0024mg/L);黄河干流陕西段鲤、鲫、黄河鲶等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高(0.978mg/L),超标47.9倍。与2006年相比,鸭绿江下游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长江宜昌段中华鲟产卵场及长江湖口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特别是黄河干流陕西段鲤、鲫、黄河鲶等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升幅最高,从0.032mg/L升为0.978mg/L;松花江哈尔滨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黄河干流河南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及沱江简阳———资中段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明显下降,均符合评价标准。
高锰酸盐指数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61.7%和84.1%。嫩江冷水性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低(0.125mg/L);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最高(9.345mg/L),超标1.3倍。与2006年相比,黄河干流山东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甘肃黑河张掖段祁连山裸鲤产卵场平均含量明显降低,符合评价标准。
石油类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88.2%和88.0%。第二松花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低(0.004mg/L);辽河下游刀鲚、河蟹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高(0.176mg/L),超标2.5倍。与2006年相比,鸭绿江下游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松花江哈尔滨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明显降低,符合评价标准。
挥发性酚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94.4%和95.0%。松花江哈尔滨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高(0.029mg/L),超标4.8倍。与2006年相比,太白胥水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其他渔业水域变化不大。
铜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69.6%和80.8%。金沙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最高0.066mg/L,超标5.6倍。与2006年相比,鸭绿江下游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辽河下游刀鲚、河蟹产卵索饵场,太白胥水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长江湖口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黄河干流山东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明显降低,符合评价标准。
锌、铅、镉、汞、砷锌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90.5%和90.0%,平均含量范围为0.003~0.268mg/L;铅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84.8%和96.2%,平均含量范围为未检出~0.148mg/L;镉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95.7%和96.7%,平均含量范围为未检出~0.0065mg/L;汞、砷平均含量均符合评价标准。
第二节湖泊、水库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2007年,我国湖泊、水库重要渔业水域监测面积为98万公顷。结果表明,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及铜的监测区域超标比例分别为100%、94.4%、75.0%、17.6%和22.2%,挥发性酚平均含量符合评价标准。根据各监测区域中每个采样点所代表面积计算,其超标面积占所监测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7.1%、84.9%、54.9%、21.7%和11.6%,挥发性酚、锌、铅、镉、砷均符合评价标准,汞除红碱淖海水库重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超过评价标准外,其他监测水域符合评价标准。与2006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和铜超标比例有所上升,总磷、石油类的超标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总氮所监测渔业水域均超过评价标准。兴凯湖翘嘴红鲌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相对较低(0.53mg/L),超标0.06倍;小浪底水库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高(4.64mg/L),超标8.3倍。
总磷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5.6%和15.1%。云峰水库池沼公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低(0.017mg/L),乌粱素海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高(0.541mg/L),超标20.6倍。与2006年相比,洪湖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云峰水库池沼公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明显降低。
高锰酸盐指数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25.0%和45.1%。云峰水库池沼公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低(1.67mg/L),红碱淖海水库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最高(12.00mg/L),超标2.0倍。与2006年相比,红碱淖海水库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和洪湖重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
石油类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82.4%和78.3%。云峰水库池沼公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红碱淖海水库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平均含量最低(0.050mg/L),南四湖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平均含量最高(0.144mg/L),超标1.9倍。与2006年相比,高宝邵伯湖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滆湖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平均含量明显降低,符合评价标准。
挥发性酚所监测渔业水域均符合评价标准。小浪底水库主要经济鱼类索饵场平均含量相对较高(0.004mg/L),平均含量范围为0.0003~0.0040mg/L。
铜符合评价标准的监测水域数量与监测面积分别占77.8%和88.4%。红碱淖海水库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平均含量最高(0.022mg/L),超标1.2倍。与2006年相比,红碱淖海水库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巢湖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及鄱阳湖主要经济鱼类繁殖场平均含量明显升高,山东东平湖和南四湖重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平均含量明显降低。
锌、铅、镉、砷所监测渔业水域均符合评价标准。锌的平均含量范围为0.008~0.093mg/L(渔业水质标准值≤0.1mg/L);铅的平均含量范围为0.001~0.025mg/L(渔业水质标准值≤0.05mg/L);镉的平均含量范围为0.0002~0.0025mg/L(渔业水质标准值≤0.005mg/L);砷的平均含量范围为0.0013~0.0041mg/L(渔业水质标准值≤0.05mg/L)。
汞所监测渔业水域中,除红碱淖海水库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超过评价标准外(0.00063mg/L),其他监测水域均符合评价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值≤0.0005mg/L)。
第三节内陆渔业水域生物环境状况
叶绿素-a监测的重要内陆渔业水域中,江河渔业水域中平均值范围为0.18~13.31μg/L,最高值出现在西江广东段广东鲂产卵场,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抚远段鲟、鳇鱼索饵场和乌苏里江大麻哈鱼洄游通道;湖泊、水库等重要渔业水域平均值范围为0.44~41.58μg/L,最高值出现在辽宁省重点养殖池塘,最低值出现在兴凯湖翘嘴红鲌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
浮游植物监测的内陆重要渔业水域中,江河渔业水域中平均数量范围为54.39~3335.44万个/L,最高值出现在鸭绿江下游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最低值出现在长江水系玛柯河段川陕哲罗鲑产卵繁殖场;湖泊、水库等渔业水域中平均数量范围为122.00~7836.00万个/L),最高值出现在巢湖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最低值出现在云峰水库池沼公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索饵繁殖场。
浮游动物监测的内陆重要渔业水域中,江河渔业水域中平均生物量范围为0.0015~1.9143mg/L,最高值出现在西江广东段广东鲂产卵场,最低值出现在长江水系玛柯河段川陕哲罗鲑产卵繁殖场;湖泊、水库渔业水域中平均生物量范围为0.19~12.20mg/L,最高值出现在太湖银鱼、白虾、鲚等主要经济鱼类索饵繁殖场,最低值出现在小浪底水库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