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益共享的新内涵,对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和团队领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随着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在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的同时,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共享。
2006年的调查中,考察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承担各类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必要性的认同程度。其中,消费者权益责任的评分最高,为6.62,其他依次为:股东权益责任(6.36)、员工权益责任(6.30)、环境责任(6.19)、客户(同行)权益责任(6.11)、国家社会责任(5.88)和社区权益责任(5.83)(总分为7分,见表24)。总的来说,企业经营者高度认同利益共享的必要性。相对而言,除了“消费者”之外,企业经营者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环境、客户、社会、社区)的责任意识都低于对内部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员工)的责任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利益共享”的必要性得到高度认同,企业的实际行为与此还有较大的差距。有一些企业仍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2007年的调查中,65.7%的企业经营者同意“本行业中存在不少恶性竞争”。
表24 对企业承担对于各种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必要性的看法(2006年)
企业责任
|
均值
|
股东权益责任
|
6.36
|
保障股东权益
|
6.36
|
国家社会责任
|
5.88
|
依法纳税
|
6.48
|
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
5.95
|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
5.62
|
捐助慈善事业
|
5.45
|
员工权益责任
|
6.30
|
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
6.43
|
为员工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
|
6.26
|
维护员工权益
|
6.21
|
消费者权益责任
|
6.62
|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服务)
|
6.62
|
社区权益责任
|
5.83
|
不干扰企业所在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
6.16
|
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
|
5.51
|
环境责任
|
6.19
|
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和补偿
|
6.19
|
客户(同行)权益责任
|
6.11
|
在同业竞争中遵守公平竞争原则
|
6.11
|
注:表中数据为以7分制计算(非常必要=7,必要=6,有些必要=5,无所谓=4,有些不必要=3,
不必要=2,完全不必要=1)得出的,分值越大代表越有必要承担该项责任,反之亦然。
要真正实现利益共享,不仅需要规范相关的法规和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更需要提升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和领导力。调查显示,2003年有关企业家的价值观的调查结果显示,认同“做事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有精神追求的人生活更幸福”的企业经营者比重最大,分别为98.8%和98.1%;认同“任何时候都不应为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公共利益”和“帮助陌生人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品行”的比重也较高,分别为95.8%和89.4%。用6分制计算,各选项得分在4.74~5.52之间(见表25)。
表25 企业经营者对品格价值取向的认同程度(%)(2003年)
|
认同倾向
|
否定倾向
|
均值
|
|
|
|
|
|
|
|
|
|
做事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
61.0
|
31.5
|
6.3
|
98.8
|
0.6
|
0.3
|
0.3
|
1.2
|
5.52
|
有精神追求的人生活更幸福
|
50.7
|
38.1
|
9.3
|
98.1
|
1.3
|
0.4
|
0.2
|
1.9
|
5.37
|
任何时候都不应为自己的利益而
不顾公共利益
|
49.1
|
36.1
|
10.6
|
95.8
|
2.2
|
0.9
|
1.1
|
4.2
|
5.27
|
帮助陌生人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品行
|
24.6
|
37.9
|
26.9
|
89.4
|
8.6
|
1.6
|
0.4
|
10.6
|
4.74
|
注:表中第2至第9列数据为选择相应答案的比重,第10列为以6分制计算(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
有些不同意=3,有些同意=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6)得出的,分值越小代表越不同意,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尤其是对利益共享和社会公益的追求,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这种意义上,价值观为核心的领导力,更能够带领员工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调查表明,企业家认同价值观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2003年的调查显示,96.7%的企业经营者同意“企业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凝聚的基础”(见表26)。对企业家来说,如何以个人的品德修炼和精神境界提升为基础,形成富有影响力的价值观,带动企业员工一起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
表26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价值观作用的认同程度(%)(2003年)
|
认同倾向
|
否定倾向
|
均值
|
|
非常
同意
|
|
|
小计
|
|
|
不同意
|
小计
|
企业价值观必须与行动一体化才会发挥作用
|
42.5
|
40.6
|
14.1
|
97.2
|
1.6
|
0.7
|
0.5
|
2.8
|
5.21
|
企业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凝聚的基础
|
41.4
|
40.8
|
14.5
|
96.7
|
1.6
|
1.0
|
0.7
|
3.3
|
5.18
|
您的企业有明确强调并要求员工认同的价值观
|
24.9
|
43.1
|
24.7
|
92.7
|
5.0
|
1.7
|
0.6
|
7.3
|
4.83
|
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决定其成就大小
|
17.0
|
41.0
|
28.8
|
86.8
|
9.7
|
2.7
|
0.8
|
13.2
|
4.57
|
注:表中第2至第9列数据为选择相应答案的比重,第10列为以6分制计算(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
有些不同意=3,有些同意=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6)得出的,分值越小代表越不同意,
4.社会公益的新内涵,对企业家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影响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公益行为是企业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而做的努力,包括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捐助慈善事业等方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仅是企业奉献社会的道义责任,而且可以成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增进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6年的调查表明,企业家认可承担公益责任的必要性。在企业公益责任的各项中,对“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的认同程度最高(5.95)。其他依次为“救助社会弱势群体”(5.62)、“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5.51)和“捐助慈善事业”(5.45)(总分为7分,见表21)。
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家群体对于自己在促进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有较高的评价。2002年和2007年的调查请企业经营者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评价企业家的作用,发现从创造社会财富到社会文明建设,从促进社会就业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企业家均对自己的社会作用给予较高评价(见P9表4、图2)。
企业家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企业履行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体现了一种精神,成为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企业家在带领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时,要实现这种价值,就需要在社会参与和社会影响力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