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和建议
——2007·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四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均达到近期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出现物价涨幅较大、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的现象,经济运行趋热的迹象明显。为了解在此背景下,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了解他们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看法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07年8月至10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07·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15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与前14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15,000份,截止9月26日共回收问卷5,408份,其中有效问卷5,351份,有效回收率为35.7%。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9.9%、7.8%、5%、3.9%、2.4%、2.3%、1.6%、1.4%和1.3%。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0.1%,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19.2%、14.9%和5.8%;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11.4%、49.7%和38.9%;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11.4%,有限责任公司占46.8%,股份有限公司占15.3%,私营企业占1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7.6%,股份合作企业占5.1%,集体企业占2.5%(见表1、2)。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农林牧渔业
|
1.4
|
|
国有企业
|
11.4
|
采矿业
|
1.6
|
集体企业
|
2.5
|
制造业(详见表2)
|
69.9
|
私营企业
|
11.1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4
|
股份合作企业
|
5.1
|
建筑业
|
3.9
|
股份有限公司
|
15.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3
|
有限责任公司
|
46.8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3
|
其他内资企业
|
0.2
|
批发和零售业
|
7.8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7.6
|
住宿和餐饮业
|
0.9
|
民营企业
|
62.8
|
房地产业
|
5.0
|
上市公司
|
1.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0.8
|
亏
|
盈利企业
|
70.8
|
其他行业
|
2.7
|
持平企业
|
16.0
|
地区
|
东部地区企业
|
60.1
|
亏损企业
|
13.2
|
中部地区企业
|
19.2
|
|
超负荷生产企业
|
6.8
|
西部地区企业
|
14.9
|
正常运作企业
|
85.4
|
东北地区企业
|
5.8
|
半停产企业
|
7.1
|
|
大型企业
|
11.4
|
停产企业
|
0.7
|
中型企业
|
49.7
|
出口型企业
|
47.7
|
小型企业
|
38.9
|
非出口型企业
|
52.3
|
注:1、其他行业包括: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
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
2、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沪、苏、浙、闽、鲁、粤、桂、琼11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区包括:晋、蒙、皖、赣、豫、鄂、湘7省(自治区);
西部地区包括:渝、蜀、黔、滇、藏、陕、甘、宁、青、新10省(市、自治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3省
表2 调查样本中制造业基本情况(%)
|
|
|
|
|
|
1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4.8
|
1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0.9
|
2
|
食品制造业
|
3.2
|
17
|
橡胶制品业
|
1.4
|
3
|
饮料制造业
|
1.1
|
18
|
塑料制品业
|
4.1
|
4
|
烟草加工业
|
0.2
|
1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8
|
5
|
纺织业
|
6.2
|
20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8
|
6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4.0
|
2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3
|
7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0.9
|
22
|
金属制品业
|
7.1
|
8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3
|
23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7.4
|
9
|
家具制造业
|
1.0
|
2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8.8
|
10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6
|
2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5.3
|
11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2.0
|
26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7.2
|
12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1.0
|
27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2
|
13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0.7
|
28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2.2
|
14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7.7
|
29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1.8
|
15
|
医药制造业
|
3.0
|
30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1.0
|
本次调查的企业经营者平均年龄为49.7岁,其中55岁及以上占29.1%,44岁及以下占28.1%,45~54岁占42.8%。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79.8%,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2.8%。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占47.7%,为经济类的占32.4%。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2.7%,其他职务的占7.3%(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95.6
|
文化程度
|
初中或以下
|
4.8
|
女
|
4.4
|
中专、高中
|
15.4
|
年龄
|
44岁及以下
|
28.1
|
大专
|
37.0
|
45~49岁
|
17.1
|
大学本科
|
26.4
|
50~54岁
|
25.7
|
研究生学历
|
7.4
|
55岁及以上
|
29.1
|
硕士
|
7.4
|
平均年龄(岁)
|
49.7
|
博士
|
1.6
|
所学专业
|
文史哲法律
|
6.4
|
现任职务
|
董事长
|
60.4
|
经济
|
32.4
|
总经理
|
57.8
|
管理
|
47.7
|
厂长
|
8.6
|
理工农医
|
23.5
|
党委书记
|
18.0
|
其他
|
11.5
|
其他
|
7.3
|
注:由于存在跨专业和职务兼任情况,因此所学专业和现任职务比例合计大于100%。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良好,企业家满意指数达近年最高水平。投资、消费与出口需求强劲,企业产销两旺,库存正常,产品价格温和上升,资金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单位产出能耗有所降低,企业盈利持续增长,国有企业效益明显改善;企业用工和投资计划呈现扩张趋势,订货状况乐观,未来预期看好;研发投入及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民营企业创新热情较高;东部地区企业发展继续保持领先状态,而中西部地区企业追赶速度开始加快。
企业经营者同时认为,当前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物料和人工成本持续上升,房地产价格继续呈快速上涨态势,通胀压力渐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比较严重、产能利用率不高,土地供应紧张状况有增无减;不少企业经营者担心宏观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受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国际经济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企业经营者预期未来经济增长可能趋缓。
企业经营者认为,人民币小幅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纺织品等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度比较合适、略显偏松,建议未来一个时期采取稳健并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企业经营者对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给予积极的评价,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对于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稳定消费预期进而提升即期消费需求具有明显的成效,国企改革的深化使国有企业焕发活力,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带来资本市场的突破性发展;建议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期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取得垄断性行业改革的新突破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包括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制约问题,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以及近年来以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为标志的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的问题等等。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成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