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现代化的国际战略
中国现代化,既是一种后发型现代化,也是一种被动型现代化,20世纪后期开始向主动型现代化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是对外部压力和挑战的一种反应。在19世纪早期,对于古老中国来说,外部世界的工业现代化是一个新事物,如何应对外部挑战更是莫衷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国际战略是在失败的经验教训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清朝末年的国际战略
19世纪初的中国,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迷梦里,那不过是农业文明的夕阳余辉。在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工业文明突飞猛进。1793年和1816年英国两次派团访问中国,试图建立外交关系,清政府予以婉言拒绝。1840年的鸦片战争,4000英军就让有大约4亿人口的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首开不平等条约的先河。清政府对待外部挑战的观念和做法,随着国际和国内压力扩大而改变。
首先,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国际战略。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不思进取,不知安危,反而歌舞升平,愚弄社会。负责五口通商的大臣,对外国使臣采取拖延战术,巧与周旋。结果是外商涌入,矛盾日深,错失良机,误国误民。虽然有些知识分子提出一些国际战略思想,如魏源的“师夷制夷”等,那也只是一种学术观点。
其次,洋务运动时期的国际战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内部产生了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和富国强兵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所谓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做法是建立外交机构、兴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建立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建立现代企业等。洋务派的基本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利器、富国强兵和加强国际联系等。随着甲午战争战败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实行的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的策略也告失灵。
其三,维新新政时期的国际战略。甲午战争的失败,引发社会改革的呼声。清政府为维持统治地位,利用外国势力相互制衡,与外国政府签署大量条约,出卖国家利益,换取政权稳定。1905年清政府派团出国考察宪政,试图学习西方政治体制。虽然清朝同意预备立宪,但为时太晚,已无力拯救清朝统治。辛亥革命的枪声,宣告封建王朝的终结。
清朝末年的国际战略,可以大致用三个字来形容:拖、让和卖。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处理国际事务采用拖延战术,大而化之,幻想把侵华势力拖垮。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采用忍让战术,大兴洋务,梦想中体西用富国强兵。甲午战争失败后,采用以洋制洋策略,出卖国家利益,维护封建统治。清朝时期的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是不平等,一方面,清朝不平等地对待外国;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不平等地对待中国,签署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最后促进了清王朝的覆灭。
(2)民国时期的国际战略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统治,但没有结束封建意识,也没有改变国家实力。新成立的中华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北洋政府的外交策略大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争、修和卖。首先,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华民国的政治承认。其二,推动“修约外交”,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部分国家权益。其三,为维持军阀统治和军阀战争,继续出卖国家利益。
南京政府的外交策略同样可以大致用三个字来形容:联、修和抗。首先,实行“联美反苏”的外交策略,争取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抑制日本势力,削弱和清除苏联的影响。其次,实行“修约外交”,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部分国家权益。其三,争取国际援助,参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抗击日本侵略者。
(3)新中国的国际战略
新中国的国际战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逐步赢得了国际尊重,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没有变化,但在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的形式有所不同。在50年代,采用“一边倒”策略,联苏抗美,广交朋友。在60年代,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在70年代,采用“一大片和一条线”的外交对策,团结战略线的国家(从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和战略线以外的一大片国家,抗衡苏联霸权。在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重点推进经济贸易合作,建立广泛的国际关系。在90年代,推进国际化和区域化,和平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21世纪初,加入WTO,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等(张贵洪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