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历史分析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节选)

生态现代化的时序分析,是对现代化的生态转型的全过程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试图去发现和归纳生态现代化的客观事实和基本规律。生态现代化研究有两个维度:第一是分领域维度,包括生态响应、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等3大领域;第二是分层次维度,包括生态效率、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等4个层次。在本报告里,生态现代化的时序分析,以4个层次为主轴,以3个领域为横轴。由于资料和数据等原因,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生态制度和观念的时序分析是定性的,关于生态效率和结构的时序分析是定量的。

一般而言,生态现代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Young 2000)。尽管生态现代化只有30多年历史,但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却是一个古老话题。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的环境问题,可能就是昨天发展的后果;而今天的发展,可能就是明天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问题是一个累积的历史问题,环境研究既要分析现状,也要分析历史原因。所以,有必要拓展时序分析的历史尺度。我们将在三个时间尺度上进行分析。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尺度(从人类诞生到目前);其次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尺度(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其三是生态转型(或生态文明)的历史尺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历史分析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离不开物质和能源,人类也是如此。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源,来自于自然环境。这就意味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贯穿人类历史长河的一个永恒主题。自然环境,既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结构,还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过去的漫长数岁月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认识。从全球范围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1972年是现代环境主义的重要里程碑(UNEP 2002),80年代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等。我们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自然对人类的影响、环境对国家的影响等三个角度,分析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大量文献和理论模型(图1-7)。“在工业革命前,环境退化在千百年中以非常缓慢的方式进行着,在相对局部的范围内发生。然而,快速增长的工业化社会的累积行动引发了更加复杂的环境问题。”(UNEP 2000)。1998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介绍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6个结论[1]:

(1)有1/3~1/2的陆地面积已经被人类活动所改变;

(2)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含量)提高了30%;

(3)人工固氮的总量已经超过天然固氮总量;

(4)被人类利用的地表淡水,已经超过可利用总量的50%;

(5)近2000年来,地球上大概有1/4的鸟类物种已经灭绝;

(6)接近2/3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经过度捕捞或耗尽。

人类活动还生产了大量不易分解的新化合物如DDT等,并释放到大自然中,但这些新化合物的生物学后果和相互作用,大部分是未知的。特别是那些与生长、发育和遗传相关的化学物品,有毒和有害的物质,都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孙儒泳等 2002)。

这些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变化,正在改变地球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全球气候的变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土地利用的变化、环境质量的退化、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等(图1-7)。

图1-7 人口数量对自然系统影响的理论模型

资料来源:艾伦比 2005。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受人口数量、富裕程度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的主方程为(陶在朴 2003):

I = P×A×T 或 环境影响 = 人口×人均GDP×(环境影响/GDP)= 人口×(环境影响/人口)

其中,I(Impact)为环境影响;P(Population)为人口数;A(Affluence)为富裕程度(生活水平),可用人均GDP代表;T为技术因素,可用单位GDP的环境影响代表。

在过去1000年里,世界人口和人均GDP都在增长(表1-12),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增长都加快了,环境影响迅速扩大。在过去100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约3倍,人均GDP增长了约4倍。假设,2001年单位GDP的环境影响与1900年相同,那么,2001年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约是1900年的19倍,环境影响增长了大约18倍。

表1-12 世界人口和世界人均GDP的增长

元年

1000

1500

1700

182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

人口

2.3

2.7

4.4

6.0

10

16

25

61

89

91

人均GDP

444

435

565

615

667

1262

2110

6041

9730

13535

注:人口单位为亿,2050年和2100年人口为中间方案预测值。人均GDP单位为1990年国际美元。2000年人均GDP的数据,为2001年的数值。2050年和2100年人均GDP的数据,是按1950~2001年人均GDP(1990年国际美元)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的预测,得到的数值。

资料来源:UN 2004。麦迪森 2003。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UN 2004),21世纪世界人口可能继续增长,2050年将达到约89亿,2100年达到91亿(中间方案)。可以预计,未来人均GDP也将继续增长。所以,在21世纪,控制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将是全球性挑战。减少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的主要途径是,控制和减少人口规模、降低单位GDP的环境影响、降低人均环境影响等。如果人类不能自我调控人口规模,那么,就只能由大自然来调控了。大自然的人口调控,将是十分残酷的。

人们注意到,随着环保运动和环境改革的推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既有环境压力的负面影响,也有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等正面影响。

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成员,尽管人类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系统的实际管理者。所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如同人类活动对自然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一样,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样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而且,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大,那么,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也越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提供人类活动的场所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表1-13);负面影响则有天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天然的负面影响主要有:自然灾害、传染病、局部的恶劣气候和生存环境、有限的自然资源、行为和自由的限制等。人为的负面影响主要有: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土地退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造物的负面影响等。

表1-13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功能分类

主要服务功能

支撑服务

养分循环、土壤形成、初级生产、光合作用、空气和气候等

供给服务

食物、淡水、木材、纤维、燃料、药物、生物多样性产生的新产品和新工业等

调节服务

调节气候和空气、调节水源、净化水质、调控疾病、调控病虫害、自然灾害的调控等

文化服务

美学价值、精神价值、教育功能、观赏功能等

资料来源:MEA 2005。

3、绿色世界史——环境变化与文明兴衰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存在极大的地域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国家和民族,在处理发展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认识和做法也是不同的。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表1-14)。世界环境史和环境社会学研究,已经成为热门课题。英国历史学家庞廷的《绿色世界史》一书,讲述了环境与文明兴衰的历史故事。“人类靠着开发地球上的各种资源而繁荣,直到这些资源不再能够维持一个社会的人口,这就导致它的衰败,最终是这个社会的崩溃。”[2]

表1-14 文明兴衰与环境变化

 

文明衰落和环境灾害

环境变化

农业时代

文明衰落

苏美尔文明的衰落

(公元前7000公元前1800年)

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土地盐碱化和水涝,导致苏美尔农业文明的瓦解

玛雅文明的衰落

(公元前2500公元900年)

中美洲(今墨西哥等)玛雅人采用集约农业,索取过多,水土流失,粮食减少,资源竞争,是文明消亡的原因

古罗马文明的衰落

(公元前50公元450年)

利用北非生产粮食,集约耕作导致荒漠化和沙漠化。国内砍伐森林,环境退化,粮食不足,加速帝国崩溃

工业时代

环境灾害

德国的化学污染(生物减少)

18001900年)

19世纪的德国化学工业,严重地污染了莱茵河,1765年产量丰富的鲑鱼,到1914年变得十分稀少

美国中部的沙尘暴(土地退化)

18861940年)

中部大草原的农田开垦,干旱和风暴,导致沙尘暴的频率和规模扩大,193539年约有30万难民逃离家园

英国伦敦的烟雾(空气污染)

18001962年)

伦敦的煤烟污染可追溯到13世纪,19世纪严重恶化,1952125天烟雾,导致约4000人死亡

(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