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环境社会学家的生态现代化研究,生态制度和观念的变化是研究重点。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生态效率和结构的变化,必然伴随生态制度和观念的变迁。有些时候,它们是基本同步的,但更多时候它们是不同步的。没有生态制度和观念的演变,就没有全面的生态现代化。
根据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诺思 1999),制度是规范人类行为的规章、程序、伦理道德和习俗的集合。在本期报告里,生态制度和观念,指现代化过程中与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相关的各种制度和观念,包括法律、规定、文化规范、伦理道德和社会习俗等。生态制度和观念的变迁是非常复杂的,发生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时空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生态制度与观念的变迁,也可以是不同步的。本章第一节关于文明时间的分析,为生态制度和观念的时序分析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框架。
1、生态制度的时序分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活动的实质是改变物质和信息。物质是自然环境的物理要素,信息是关于自然环境的信号和知识。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逐步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动关系,当这种关系成为人类知识的组成部分,并被有关成员所遵循和传递的时候,生态制度就诞生了。所以说,生态制度的演变,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关于生态和环境制度演变的学术研究,仍然十分缺乏。目前,我们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下面根据十分有限的资料,简要介绍生态制度的历史沿革。
(1)生态制度的历史演变
从人类诞生到20世纪末,人类文明先后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它们是原始文化、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沿已经进入知识文明阶段。知识文明是一种新文明,它既包括文明的知识革命,也包括文明的生态转型,或者说生态文明的崛起。当然,这种新文明仍处在生长发育之中,它的美丽面纱要到21世纪末才能全部揭开。
很显然,在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是不同的,利用和消费的自然资源也不同,产生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性质、规模和后果也是不同的,关于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和认识也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和环境制度(表1-29)。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和历史研究,我们对不同文明阶段的生态和环境制度的认识还很不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个问题,寻求和揭示文明兴衰的生态原因和历史启示。
表1-29 人类文明史上生态制度的代表性特征(举例)
文明时间
|
原始文化时代
|
农业文明时代
|
工业文明时代
|
知识文明时代
|
历史时间
|
人类诞生至
公元前4000年
|
公元前4000年至
公元1763年
|
公元1763年至
1970年
|
1970年至
2100年
|
生产方式
|
集体狩猎采集
|
农业手工生产
|
工业化大生产
|
知识化和绿色化生产
|
生活模式
|
狩猎采集、迁徙
|
游牧、农耕定居
|
工业化城市生活、流动
|
全球化信息生活、流动
|
资源利用
|
野生动植物
|
土地、森林、水等
|
土地、矿产、生物资源等
|
自然资源、信息和知识等
|
资源消费
|
食物、木材、水等
|
粮食、木材、水等
|
能源、生物、工业原料等
|
自然资源、知识和信息等
|
生态问题
|
自然灾害
|
土地和森林退化
|
环境污染、资源退化等
|
全球变化、生态安全等
|
资源制度
|
自由获取
|
私有、国家所有
|
资源市场、公共物品
|
资源和环境的资产化
|
环境制度
|
略
|
水利制度等
|
城市和工业环境制度
|
国内和国际环境制度
|
生态制度
|
略
|
保护森林等
|
国家保护区和公园
|
保护区制度、国际公约
|
极端后果
|
原始部落的毁灭
|
古代文明的崩溃
|
局部重大伤亡和损失
|
全球性生态灾难
|
注:每个时代又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也是不同的。本表内容是举例性的,而不是完备的分析。
(2)现代生态制度的变迁
虽然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问题,但是,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是工业革命期间的事情;环境问题引发全球关注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环境的法规和制度,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例如,工业革命的先行国家——英国,在19世纪初就开始环境立法(表1-30)。19世纪以来,生态和环境制度的变化,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表1-31)。特别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世界环境法律体系出现了两个趋势(艾伦比 2005):第一是环境法规数量和国际环境协议也大量增加(图1-44、图1-45);第二是各种环保主义的“非政府组织(NGOS)”的成长,它们已成为国际环保的实际力量。发达国家的环境制度已经趋向成熟(表1-32)。
2、生态观念的时序分析
生态观念的变化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是学术思想层面——生态思想的变迁;其二是社会规范层面——生态伦理的变化;其三是国家政策层面——生态制度的变化。上面已经讨论了生态制度,生态和环境伦理需专门研究(贾丁斯 2002),下面讨论生态思想的演变。
(1)生态思想的历史演变
生态思想的历史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第一是生态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是社会生态意识的变化。前者是一门学科的演变,后者更多是生态哲学的变迁。
生态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张金屯主编 2002):生态学的知识积累时期(17世纪以前)、生态学理论建立时期(17~19世纪)、生态学理论大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前)和现代生态学理论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生态意识的变迁,与人类文明进程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表1-33),需要分时期的表述。
表1-33 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思想的演化
文明时代
|
原始文化时代
|
农业文明时代
|
工业文明时代
|
知识文明时代
|
历史时间
|
人类诞生至
公元前4000年
|
公元前4000年至
公元1763年
|
公元1763年至
1970年
|
1970年至
2100年
|
文明进步
|
无文字、无国家
社会化、迁徙
|
文明化、国家化
农业化、定居化
|
工业化、城市化
民主化、流动化
|
知识化、信息化
绿色化、全球化
|
生态活动
|
自然崇拜
|
开发土地、砍伐森林
兴修水利、草原游牧
|
开发自然、改造自然
改变环境、污染防止
|
守护自然、管理环境
环境评价、生态建设
|
生态问题
|
自然灾害
生存竞争
|
土地退化、食物短缺
自然灾害、流行疾病
|
环境污染、生态退化
环境灾害、自然灾害
|
全球变化、技术安全
资源安全、生态安全
|
生态意识
|
崇拜自然
|
敬畏自然、适应自然
|
征服自然、保护自然
|
回归自然、守护自然
|
生态理论
|
无
|
自然论、气候论
天人合一等
|
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等
|
生态经济、生态社会
生态现代化等
|
生态特征
|
原始自然
|
农田化、森林减少
局部土地退化
|
环境污染、森林减少
局部资源和环境退化
|
生态运动、绿色化
生态化、互利共生
|
在原始文化时代,野生动植物和气候,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与其他动物竞争,同时对大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自然崇拜,就成为原始部落的基本观念。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活动依赖于土地和气候。原始农业,基本是一种自然农业,部分地区是灌溉农业。农业产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条件和天气,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自然灾害和传染疾病的流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除了伐木开荒、修建水利和防洪设施外,人类的基本观念是顺应自然,做到“天人合一”。造福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50年(约2250年前),可谓农业文明时代的一个伟大生态工程。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大发展,自然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生产活动需要自然资源,但又不依赖于生活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肆意开发自然资源,随意排放工业垃圾,大规模改造自然结构。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似乎一夜之间,人类从大自然的子民,变成大自然的主人。向大自然殖民,向大自然索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定胜天、天随人愿等观念,成为流行观念。尽管在物质利益至上的工业文明时代,也有一些具有远见的思想家,在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塞尔波恩的自然史》(怀特 1789)、《瓦尔登湖》(梭罗1854)、《人和自然》(Marsh 1864)和《人与地球》(Shaler 1910)等。这些思想观念,或者成为人类生态学的养分,或者成为生态运动的思想源泉。
在知识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全面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生态问题,先后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地球变成不适合人类住居的星球,那么,人类将成为宇宙的流浪者。如果在地球生态毁灭前没有掌握移民宇宙的技术,那么,人类将彻底毁灭。于是,环保主义、生态主义、自然主义、反工业化、反生产力等带有浓厚生态意识的思潮,开始在社会上流行。新的生态观念大量涌现,例如,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经济学、工业生态学、代谢理论、生物多样性、动物权利、稳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风险社会、反思现代性、生态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在未来,新的观念还会不断产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回归自然、守护自然、互利共生等生态意识,逐步赢得大众的支持。
(2)现代生态观念的变迁
在过去的100年里,环境和生态意识、环境和生态改革、生态重建和生态转型,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表1-34)。但是,现代环境和生态观念的崛起,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现象。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到生态转型,无疑代表了现代生态观念变化的主方向。
表1-34 环境意识和环境改革的三次浪潮
|
第一次浪潮
|
第二次浪潮
|
第三次浪潮
|
开始时间
|
1900年
|
1970年
|
20世纪80年代后期
|
核心意识
|
自然保护
|
增长极限
|
全球变化
|
关注焦点
|
自然和濒危物种保护
|
增长和开采的最小化
|
可持续发展
|
地理范围
|
工业化国家
|
工业化国家
|
全世界
|
主要结果
|
保护区和濒危物种保护
|
国家环保署、环境立法、环保NGOS
|
关于生产和消费的现代制度的生态改革
|
关于环境的主要社会理论
|
-
|
非工业化、新马克思主义
|
生态现代化
|
资料来源:Mol 2001。
3、简短的小结
现代化过程的生态响应和生态转型,大约有300年历史。但是,全球的环境管理和生态转型,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认识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也不同。国家模式的生态转型、人类社会的生态公平,将是无法回避的两大挑战。(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