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生态现代化,不仅需要生态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也需要环境相关的思想和政策,还需要综合的解决方案。后者就是综合研究的任务。所以,综合学科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1、现代综合学科与生态现代化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学科分化走向学科综合;现代科技政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学科导向走向问题导向。当然,这不是说,学科分化和学科导向不重要,而是说,要在学科分化和学科导向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综合和问题研究。毕竟,科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功能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它们是密切相关的。综合研究,为解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显然,生态现代化也需要解决方案,综合学科与生态现代化的联系就此产生(表2-6)。事实上,生态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研究。
表2-6 现代综合学科与生态现代化的关系
号
|
学科
|
与生态现代化的相关部分(举例)
|
1
|
系统科学
|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学、复杂性研究等
|
2
|
管理科学
|
运筹学、博弈论、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管理等
|
3
|
区域科学
|
区域发展研究、新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城市管理、区域资源和环境等
|
4
|
发展研究等
|
国家发展研究、全球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
5
|
未来学研究
|
生态和环境相关的未来学研究等
|
6
|
现代化研究等
|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风险社会和反思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等
|
在现代综合学科中,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区域科学、发展研究和现代化研究等,都与生态现代化关系紧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风险社会等,与生态现代化直接相关(Cohen 1997, Huber 2000)。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
2、“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浩瀚,解释繁多,不胜枚举。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著名政治家、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完成的这本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倡议“代际公平”的发展(表2-7)。发展是永恒主题,但如何实现“代际公平”的发展,是一个尚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20多年里,学者们在不断探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质疑(表2-8)。其中,有两个观点有启发意义。第一,在人类文明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国家内部的代内公平。如果代内公平没有实现,那么代际公平就更难实现。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实现代内公平,那么,实现全人类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将是更难的。当然,历史上没有,并不意味着未来不可实现。第二,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开发,似乎难用“可持续发展”来解释。我们知道,在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的储量有限,不能无限发展(无限扩大开发强度或延长开发时间);根据生态学的收获理论,生物资源可以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但不能无限发展(无限增大开发强度),过度开发将破坏生物资源。
根据WCED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代际公平的发展,优先消除贫困。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富国和穷国的差距就会逐步缩小。根据OECD的报告,在过去的180年里,5个最富国家和5个最穷国家的人均GDP的相对差距(按1990年国际美元计算),从3倍扩大到72倍(图2-3);国际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过去180年的世界经济表明,至少有5个国家在波浪式的持续发展(Continued Development),至少有5个国家处于“持续贫困”(Sustainable Poverty)状态。这种长达180年的持续贫困现象,可以简称为世界发展的“持续贫困陷阱”(图2-4)。显然,世界经济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措施,避免陷入世界发展的“持续贫困陷阱”。
图2-3 人均GDP的国际不平等的趋势(按1990年价国际美元计算)
资料来源:OECD 2001b。
图2-4 世界发展的持续贫困陷阱
根据WCED的解释,“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现代化有部分交叉。交叉部分是:两者都强调环境和生态保护;不同地方是:“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满足人类需要为目标,实现代际公平(WCED 1987);生态现代化要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
3、现代化研究与生态现代化
现代化研究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属于综合学科的一门学科。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领域。现代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经典现代化研究、后现代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在第三个阶段,出现了生态现代化、风险社会和反思现代化、多元现代性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不同流派,但它们都是紧密相关。
生态现代化,重点研究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研究国家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既要遵循现代化研究的一些规范,同时受到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具有非常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特点。生态现代化研究,丰富了现代化研究的内涵。(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