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虽然生态现代化研究已经有30多年历史,但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系统的理论表述,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内部和外部争论(Mol 2001,Young 2000)。显然,这些会影响这种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并产生很多的实际挑战。而且,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众多环境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变迁理论中的一种理论,学术流派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挑战
生态现代化理论,目前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有四个问题需要回答。第一,生态现代化理论需要超越只是论证环境难题相关的社会制度改良,而是展示这种改良导致了生态改进。第二,它必须证明现代化的后期阶段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高频率的生态转型。第三,它必须证明正在减少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工业和企业,没有导致其他工业和企业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扩大。第四,它必须展示,不仅经济的资源效率正在提高,而且资源效率提高的速度,高于整个生产的增长速度。现有证据表明,它不能完全回答这四个问题(York and Rosa 2003)。
2、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目前的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个发展中的理论,也是一个不够成熟的理论,未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种环境社会学理论或社会变迁理论,它是有局限性的。
首先,它基本是欧洲环境改革的理论描述,其国际适应性仍需要检验。例如,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制度不健全,农业的生态压力等因素,需要予以考虑;这些因素不同于欧洲。其次,它缺少统一的理论定义和系统的理论表述,规范性和系统性有待提高。其三,作为一种现代化理论,它仍然是不成熟的(Seippel 2000);它的现代化理论意义上的内涵相对比较少,它需要发展更多的类型学、更精确地说明各种类型反映的历史现象、在中间层次上发展类型学等。其四,生态现代化只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