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节选)

人有三个家:家庭、国家和地球。其中,家庭是个人之家,是我们的“小家”;国家是民族之家,是我们的“中家”;地球是人类之家,是我们的“大家”。维护和提高“小家”的生活水平,需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并不总是对国家有利和地球无害。有些时候,资源开发和环境改变,就是在伤害我们自己的“中家”或“大家”。所以,协调家庭与社会、国家与人类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双赢,是现代化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理论和思想。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选择了生态现代化,并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生态现代化同样适合于中国。

世界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的。在那个时候,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快车道。工业现代化的环境压力、生态现代化的环保需要,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双重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路,重复发达工业国家走过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第二条路,直接采用发达工业国家目前的做法,全面实行生态现代化所要求的生态转型;第三条路,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图3-1)。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条件,我们认为,综合生态现代化是一条合理路径。依据这条路径预计,我国生态现代化水平将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图3-1中国生态现代化的一种路径选择

——综合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注:生态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包括非物化(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等。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国际背景

中国的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与中国自然环境的一种相互作用。中国的自然环境,既包括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300万平方公里领海的自然环境,也涉及国界周围的自然环境,还会涉及全球自然环境,即地球环境。毕竟,空气是没有国界的。空气质量是重要的环境指标。所以,中国生态现代化,离不开地球环境,离不开国际合作,离不开世界生态现代化。

中国生态现代化大致与世界同步。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起步,受到国际环境运动的影响;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进程,还将继续感受世界生态现代化的作用。虽然世界生态现代化只有30多年历史,但已经显示强大的吸引力和显著的效果。生态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生态现代化的后进国家,既感到国际压力,也可获得诸多借鉴。下面,分别讨论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现实水平和未来前景。

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它伴随着生态革命和环保运动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生态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但生态现代化的相关思想,可以在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甚至原始部落社会找到踪迹。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步性、思想和实践的多样性,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现在归纳和总结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表3-1),虽然有难度,但意义很大,而且是必须的。

表3-1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注:一般而言,生态化指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提高生态效率和生态质量的转变过程,非物化指降低经济和社会活动及其产品的物质密度和能源密度(物质比重)的过程,绿色化指降低和消除经济和社会活动及其产品的环境损害和人体伤害的过程。

很显然,生态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把握。

(1)生态现代化是现代生态和环境意识所引发的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它包括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改善,生态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的深刻变化,以及国际竞争和国际地位的明显变化等。

(2)生态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末,生态现代化大致包括相对非物化和绿色化、高度非物化和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等四个阶段。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是根据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的。

(3)生态现代化是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生态效率、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的变化。

(4)生态现代化具有绝对和相对两个视角。如果说,生态现代化的国内进程是绝对生态现代化,那么,生态现代化的国际地位变化过程就是相对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既是国内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良性耦合,又是世界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领域的国际竞赛和地位变化。

生态现代化的本质是:高效低耗、无毒无害、脱钩双赢、互利共生。

关于世界生态现代化的经验总结,需要专门研究。下面重点讨论对我们借鉴意义比较明显的几个经验,供大家讨论。

(1)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必然。随着地球人口密度的增加,人类的物质需求和废物排放,都将逐步逼近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极限。虽然技术进步可以部分缓解环境压力,但仅有技术进步是不够的。人类生活模式和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是必须的。随着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的进步,发展中国家将不可回避生态现代化的国际和国内压力,所以,生态现代化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2)生态现代化不会一帆风顺。生态现代化,需要理性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随着经济波动和环境变化,人们的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当经济衰退时,环境意识会受到挑战。当环境危机时,经济增长会受到质疑。是要汽车,还是要蓝天,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答案。当然,既有汽车,又有蓝天,那是最好。生态现代化一直是在争论中前行。

(3)生态现代化需要创新和学习。生态现代化要求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求生态合理的结构转变和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观念的变化是关键。在生态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创新和观念变化是本质所在。在生态现代化的后行国家,学习和观念变化是重点,地域性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创新和学习,是推动生态现代化的两个杠杆。

(4)生态现代化需要国内合作。生态现代化是一次生态革命,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的生态合理的转变。人类文明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引发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激烈的社会冲突。生态革命也一样。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保护组织等,都面临生态革命的冲击。他们既是变革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对象;他们需要改变别人,也需要改变自己。冲突与合作,就在所难免。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冲突和对抗是环境运动的突出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保斗争在继续,但环保合作已经成为主流。环境议程的全民合作和民主参与,是生态现代化的一个典型特征。

(5)生态现代化需要国际合作。太阳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大气循环、水循环、碳循环、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等,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他们跨越了国界,超越了民族。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扩散、废物污染转移、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都需要全球公民的通力合作。虽然全球的平等合作还是一个口号,但许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展开。国际合作,既是生态现代化的一个特征,也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一个条件。

(6)生态现代化没有最佳模式。生态现代化追求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利耦合。由于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文化观念不同,所以,不同国家的生态现代化就有不同特点。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以将生态现代化分为三大类型。

首先,欧洲的生态现代化,比较具有“理想主义”的特征。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规模比较小,受全球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西欧国家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他们首先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推动欧盟的环境合作,并积极向世界其他国家传播生态现代化。

其次,北美的生态现代化,比较具有“实用主义”的特征。北美国家,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他们首先提出工业生态学,推动环境立法和环境治理,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视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相对比较少。

其三,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现代化,比较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发展中国家,多数结合自己的国情,有选择地推进生态现代化。有些发展中国家选择综合生态现代化,有些发展中国家选择经典现代化的生态修正。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更大挑战是经济发展和脱离贫困,环境保护的社会压力相对比较小。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科学界的作用,比发达国家更为突出。

总而言之,生态现代化与起点和路径相关,具有起点依赖性和路径依赖性。生态现代化的实质相同,但形式多样;生态现代化的方向相同,但途径多样。(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