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2004年世界生态现代化水平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节选)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变化是永恒的存在。通过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相对客观的评价,可以为我们感悟世界的变化提供定量依据。在《中国现代化报告》前六期报告中,我们研究了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评价方法,建立了世界现代化指数。本期报告重点研究生态现代化评价方法,建立生态现代化指数(图二)。

图二 世界现代化评价

注释:现代化水平评价主要反映国家现代化的实际进展和国际相对水平,现代化监测评价主要反映国家现代化的政策目标的实际进展,现代化诊断评价反映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优劣和得失;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主要反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际水平,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实际水平,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主要反映现代化水平的国际相对差距;各领域的现代化评价,反映该领域现代化的实际进展和国际相对水平;本报告不包含政治、文化和国防等的现代化,它们需要专门研究

《中国现代化报告》是一个年度系列报告,它将连续评价和动态监测世界现代化的结果和态势,为那些希望成为赢家和希望保持优势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提供一面数字化“镜子”。虽然目前这面镜子还不够明亮,但可以大致照出她们的“现代化倩影”。而且我们将不断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改进和完善这面镜子的功能。

世界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世界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三个领域的综合水平。事实上,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的变化,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所以,世界现代化指数,只是反映了现代化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生态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环境领域生态变迁、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可以量化的要素的变化。事实上,环境领域既有大量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也有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所以,生态现代化指数,只是反映了生态现代化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其他类推。在引用现代化评价结果的时候,需要对此特别注意。

生态现代化三十年

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它既包括生态质量的改善、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的变化,以及相关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包括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其基本特征是非物化(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本报告第一章分析了过去300年世界现代化的生态效应和生态转型的特点,它是以单指标分析为基础的。为了把握生态现代化的整体趋势和现实水平,需要对生态现代化进行评价。我们建立了生态现代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表4-1)和评价方法(详见附录一),并完成世界131个国家过去34年(1970~2004年)的生态现代化进程评价。生态现代化指数等于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它是现代化指数的一个分指数。

表4-1 生态现代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注:生态进步、经济和社会生态化指数分别等于10个评价指标指数的算术平均数,BOD为生化需氧量。

 世界生态现代化34年

如果从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大会算起,生态现代化已经有30多年历史。在过去的30多年里,生态现代化在争论和冲突中前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如一些西北欧国家,生态现代化的进步是明显的。相对而言,欧洲国家(除俄罗斯外)国土面积比较小,受地球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大,欧洲国家的全球环境意识,比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要强。欧洲国家在努力推进生态现代化的同时,欧洲学者积极向其他国家传播生态现代化的观念。目前,生态现代化不仅在多数发达国家取得进展,而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了实质性影响,世界性的生态现代化正在形成,它将成为世界现代化的一次历史性转变。

在本期报告的第一章,我们对过去30多年的生态现代化进行了时序分析和截面分析。这种分析是单指标的和定性的。下面,我们将对世界131个国家的生态现代化整体水平进行评价,从而定量分析生态现代化的进展。由于生态现代化是一次转变,是从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向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转变,许多评价指标是非线性的;而且,许多生态指标的统计数据不完整,生态指标数据的国际可比性相对比较差,这些大大增加了评价难度和评价误差(附录一对此有专门分析)。所以,评价结果是相对的,更多是参考意义,引用时要谨慎。

2004年世界生态现代化水平

2004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的131个国家参与评价,其中,118个国家的数据比较齐全,获得了评价结果(附表二)。评价结果包括生态现代化水平(生态现代化指数、生态进步指数、经济生态化指数、社会生态化指数)和生态现代化阶段(生态现代化起步期、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等。下面,重点分析生态现代化指数和生态现代化阶段。

1、2004年世界生态现代化指数

(1)生态现代化的世界水平

首先,生态现代化的总体水平。2004年有118个国家获得评价结果。生态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值为97分,最小值为33分,平均值为59分。其中,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有15个,中等水平国家有37个,初等水平国家有40个,最低水平国家有26个(图4-1)。

图4-1  2004年生态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分布

注:先进水平:生态现代化指数超过80分(含80分);中等水平:生态现代化指数为60~79分(世界平均59分);初等水平:生态现代化指数为45~59分;最低水平:生态现代化指数低于45分。

2004年有58个国家已经进入生态现代化,他们分布于世界五大洲(图4-2)。其中,大约有10个国家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期,约占国家样本数的8%;大约有48个国家进入起步期,约占国家样本数的41%。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国家,其生态现代化水平有高有低。

图4-2 2004年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分布

注: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定量判据是同时满足四个相对脱钩:农业生产与化肥消费相对脱钩、工业发展与淡水污染相对脱钩、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对脱钩、经济增长与CO2排放相对脱钩。

其次,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前沿。2004年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瑞士、瑞典、奥地利、丹麦、德国、法国、芬兰、英国、荷兰和意大利(表4-2)。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乌拉圭和希腊,进入世界前20名。

表4-2 2004年生态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前50名

注:指数为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名为98个国家的排名。排序为118个国家的全排名。

其三,生态现代化的世界末尾。2004年排名世界后10位的国家是:多哥、越南、赞比亚、埃塞俄比亚、伊朗、阿尔及利亚、加纳、毛里塔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埃及(表4-3)。

表4-3 2004年生态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后48名

注:指数为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名为98个国家的排名。排序为118个国家的全排名。

(2)生态现代化的国际差距

2004年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国际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生态指标的水平差距,请参考第一章和30个评价指标(附录二)。其次是生态现代化的阶段差距,世界前沿已经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期(后面将专门分析)。其三是生态现代化的水平差距。国家生态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值为97分,最小值为33分,绝对差距为65分,相对相差为3倍。

(3)生态现代化的国家追赶

在2002~2004年期间,有35个国家生态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上升,分别提高1~17位;有21个国家的排名没有变化;有40个国家的排名下降1~16位。在排名上升的35个国家中,有29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相对水平上升了。

(4)生态现代化指数的相关分析

2004年,生态现代化指数与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人类发展指数(2003)、人均国民收入和环境表现指数(2006)显著正相关(图4-3),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719、0.846和0.756(表4-4)。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现代化的国家差异很显著。某两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或现代化水平可能相当,但生态现代化指数的差别可能相当大。例如,阿尔及利亚和巴西,第二次现代化指数都为46分,生态现代化指数分别为38分和55分,相差17分;伊朗和萨尔瓦多,人均国民收入都为2320美元,生态现代化指数分别为38分和62分,相差24分。

表4-4 2004年生态现代化指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系数

 

第二次现代化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2003

人均国民收入

环境表现指数(2006

生态现代化指数

0823***

0.719***

0846***

0.756***

注: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来自本报告。人类发展指数为2003年人类发展指数,来自《人类发展报告2005》(UNDP 2005)。人均国民收入来自《世界发展报告2006》(World Bank 2006)。环境表现指数来自“Pilot 200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Esty et al. 2006)。

2、2004年世界生态现代化阶段

(1)2004年生态现代化阶段

关于生态现代化的阶段,目前尚没有理想的分析方法,暂时采用经济与环境退化脱钩的程度作为判断依据。如果主要环境压力指标发生“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的相对脱钩”,表示已经进入生态现代化起步阶段(表4-5)。如果主要环境压力指标发生“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的绝对脱钩”,表示已经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期(表4-6)。

表4-5 生态现代化起步期的国家数

 

19602003年经济与环境脱钩指标出现最大值(拐点)的国家个数

起步期的国家

脱钩指标

农业与化肥

(千克/公顷)

工业与水污染

(千克BOD/万美元)

经济与能源

(千克油/美元)

经济与废气

(千克CO2/美元)

4个拐点

同期出现

起步期

 

70年代

22

22

40

35

16

7

80年代

25

40

17

25

30

11

90年代

63

47

41

58

22

40

合计

110

109

98

118

68

58

注:70年代为1979年前,80年代为1980~1989年,90年代为1990~2000年。当4个经济与环境退化脱钩指标都出现拐点、同期经济保持增长时,表示经济与环境退化相对脱钩,进入生态现代化起步期。

表4-6 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数

 

19602003年环境压力指标出现最大值(拐点)的国家个数

发展期的国家

压力指标

化肥用量

(万吨)

工业废水BOD

(吨/天)

能源消费

(万吨油)

CO2排放

(万吨)

4个拐点

同期出现

发展期

70年代

18

14

2

11

1

0

80年代

24

38

7

10

7

1

90年代

62

58

29

44

14

8

合计

104

110

38

65

22

9

注:70年代为1979年前,80年代为1980~1989年,90年代为1990~2000年。当4个环境压力指标都出现拐点、同期经济保持增长时,表示经济与环境退化绝对脱钩,进入生态现代化发展期。

依据上述判断标准,2004年大约有58个国家进入生态现代化,其中,大约有49个国家进入起步期,9个进入发展期(表4-7)。进入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既包括发达国家如德国和丹麦,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如乌拉圭和匈牙利。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津巴布韦和菲律宾,生态现代化指数比较小(生态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但经济与环境退化脱钩分析显示,他们已经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期。生态现代化水平与生态现代化阶段,有时候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既与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有关,也与生态现代化的复杂性有关。

表4-7 2004年达到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

注:ELMI为2004年的生态现代化指数。

(2)2004年生态现代化阶段与生态现代化指数的对照

2004年进入生态现代化的58个国家,他们的生态现代化指数与生态现代化阶段,并不完全一致(表4-8)。一般而言,生态现代化指数越大,生态现代化水平越高,生态现代化阶段越先进(发展期比起步期要先进,起步期比没有进入生态现代化的要先进)。

首先,进入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的9个国家,他们的生态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53分。2004年生态现代化指数,丹麦为94分,津巴布韦仅为41分。

其次,进入生态现代化起步期的49个国家,他们的生态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61分。2004年生态现代化指数,瑞士为97分,赞比亚仅为36分。

其三,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也可以进入生态现代化(综合生态现代化)。

生态现代化指数,等于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指数的几何平均值。

生态现代化阶段,是根据8个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判断的。

生态现代化指数小,生态现代化水平就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也比较低。

一些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已经进入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甚至发展期。

如果数据可靠和方法合理,那么,这些发展中国家,正在走综合生态现代化的道路。

一般而言,生态现代化的阶段,与政策和观念紧密相关;生态现代化的水平,则反映生态现代化的实际状态。有些时候,政策和观念可能超前于实际状态;有些时候,实际状态比政策和观念要好一些;它们的表现特征是阶段与水平的不一致。

(3)2004年生态现代化阶段与现代化阶段的对照

2004年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国家有58个,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有24个,他们的生态现代化阶段和现代化阶段的对照如表4-9。

首先,2004年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24个国家,有21个已经进入生态现代化,有3个没有进入生态现代化。这说明,生态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可以是不同步的。

其次,2004年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有24个,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国家有58个。如果这种判断成立,那么,它说明有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没有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时候,就进入生态现代化。这就是前面所述的综合生态现代化。

2004年进入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包括3个处于第一次现代化过渡期的国家,3个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成熟期的国家,1个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

2004年进入生态现代化起步期的国家,包括4个处于第一次现代化过渡期的国家,10个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成熟期的国家,10个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5个处于第一次现代化起步期的国家,1个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国家。

从第一次现代化的过渡期或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向生态现代化转型,是一个必然过程。从第一次现代化的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以及传统农业社会)向生态现代化转型,则是一种战略选择。在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时候,就进入生态现代化,属于综合生态现代化。2004年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的国家,大约有30个。

其三,在1960~2004年期间,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的4个指标,分别有98~118个国家出现拐点(表4-4);环境压力的4个指标,分别有38~110个国家出现拐点(表4-5)。这说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发生了经典现代化的生态修正。(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