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29日在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采访时了解到,该队近期对安徽省部分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开展了系列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对国家农村政策十分满意,对发展生产很有信心,特别是一些贫困农户更是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但在调查中,也听到了群众的许多期盼:
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中尤其是贫困地区,现有相当一部分无劳动力和有长期病人的农户,通过目前的扶贫方式很难脱贫,只有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障系统,在生活上给予保障,在生产资料的投入上给予帮助,坚决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才能使他们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脱贫。地方政府应在摸准贫困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要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
二是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靠农业基础设施作支撑,目前农村尤其是皖北贫困地区,道路毁坏严重,道路建设问题矛盾突出,群众呼声最强烈。如在田集镇杨大寨村听到,一家夫妻二人在外打工,学会了反季节大棚疏菜种植技术,回乡把打工的积蓄全部投入大棚蔬菜种植,待蔬菜可出售时,恰巧阴雨连绵、道路泥泞,车出不去进不来,看着几大棚新鲜蔬菜慢慢烂掉,急得掉眼泪。农民期望政府应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农村道路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大监管力度,在资金使用、质量上严格把关,确保质量,造福子孙后代。
三是强化教育扶贫,提高劳动力素质。知识贫困,是农村教育落后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根本原因,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改变生活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中听到贫困户说:“老是靠政府救济也感到抬不起头,可想发展生产,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人穷了借款难,想学点技术别人都不愿搭理。”据群众反映,目前的“阳光工程”辐射面较小,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因此,要求政府应把教育扶贫摆上重要位置,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利用农闲进行文化知识、种植技术及法制观念培训,帮助农民更新种植观念,合理科学发展生产。
四是加强农村科技和信息扶持。目前,农村群众对发展高效农业的意识比前几年明显增强,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产,但苦于没有确切的信息和技术,就连贫困户,也非常渴望得到技术扶持。群众反映,对化肥农药不懂得合理使用,只能听当地销售人员的介绍,有的使用后,造成很大损失。有的是借科技培训为名推销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为此,呼吁有关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及时为农民提供准确的致富信息和技术指导。针对化肥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鼓励农民发展有机肥料,多施农家肥,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资金,另一方面还可减少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以及对耕地质量的破坏。
五是加大对旧村庄改造的力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建房多选交通便利的路边,乱占耕地现象严重。由于农村举家外出较多,形成不少的“空壳村”。据阜南县农调队调查测算,如能把现有的“空壳村”和其它非农乱占地进行合理改造和调整,全县户均可增加耕地近0.2亩。在调查中了解到,群众建议有关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把旧村庄改造同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夏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