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来到山西省五寨县古城角村,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已经实现了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的小山村,几年前还未越过温饱线。五寨县委书记刘祁杰由衷地说道,县里类似的村庄还有很多,五寨是国家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那么,这个被称为“大风严寒,无雨干旱”的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是如何一步步走出贫困的呢?
穷则思变 充分挖掘资源
穷则思变。五寨县位于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是传统农业县,国定贫困县,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全县总面积1391.3平方公里,总人口10.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人。耕地面积53.4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相对较大。由于缺乏矿产资源,没有工业项目的带动发展,全县财政总收入2005年仅有5424万元。过去,一些贫困村靠天吃饭,不通公路,消息闭塞,甚至人畜饮水都困难。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靠卖玉米、杂粮、杂豆等农产品以及劳务输出。丰年自给自足,灾年就只有靠国家补贴。
五寨人没有被困境局限,把五寨放在全国的大环境下定位思考,科学分析出“商州”的三大比较优势。一是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地处管涔山北麓,林草丰茂,覆盖率高,林地面积79.99万亩,空气清新,气候宜人。2004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县。二是区位优势。五寨县地处西部和中部的结合部,过境有宁岢、神河、神朔三条铁路,四条干线公路,是“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晋西北物资转运与商品集散的重要经济活动中心。三是政策优势。五寨县是国家贫困县区,又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享受国家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优势。
刘祁杰说,县域经济要发展,首先要定位自己处于什么阶段。五寨县有交通运输、畜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种植加工、旅游、餐饮等七大产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把当地具有特色的产业壮大起来,便成为摆在县委、政府一班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因地制宜。2004年7月刘祁杰到五寨县任职,足足用两个月的时间走遍山山沟沟,与乡、村干部面对面地交流,在调查中了解到,五寨到处有能人,由于缺乏创业平台,能人难成“富户”。民营资本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资本,政府营造良好环境,民营资本就愿投入。几经琢磨,他终于找到“对接实际”的构思,形成发展“蜂群经济”思路,确立了以生态畜牧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煤炭运输产业、建材产业、中药材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六大绿色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明确提出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六大产业,大种大养大办,发展蜂群经济,推动全民创业。
筑好“蜂巢” 构筑发展平台
“蜂群经济”如何实施?刘祁杰说,藏富于民,就是政府要为老百姓成为老板创造环境,提供土壤。五寨县通过建设一批产业相对集聚、技术相对密集、政策相对倾斜、资金集中的工商业园区,吸引项目、资本入园,形成基础设施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延伸的链式开发格局。金醒深山制药公司董事长赵耀东说,当初到五寨考察时,县领导亲自陪同,县城建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现场办公,仅用3天就办妥了开工建设手续,“深山”落户在这里天时地利人和!如今,金醒深山制药已成为五寨最大的绿色环保企业,农民种无污染药材,加工成成品,废渣然后还田,构成了一个小循环经济。据统计,除基地种植农户外,深山制药还为4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大大带动了当地印刷、包装、运输、冷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去年,五寨县引进项目21个、资金1.2亿元、有18家企业落户园区。
选好“蜂王” 形成规模优势
五寨县地处雁门关生态农业区的中心,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增收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发展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中,五寨县加大畜牧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进行舍饲规模养羊,确保农民增收。但如何让农民放心发“羊财”?很快县政府确定了“政府扶持+公司+农户”的养殖方式。山西省绿野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五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畜牧加工企业。五寨县畜牧局局长徐继平由衷地说道,“绿野”的成功给县里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目前全县已有四家畜牧业深加工企业,带动致富的农户已达到近万户,今年全县苜蓿草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
县委书记刘祁杰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蜂群经济”是农民奔小康的一个有效途径。县长杜永进说:“蜂群经济”是企业家的天然摇篮,同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在五寨县一个投资5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已经开始做前期准备,不久将在这里崛起;以“中药还是深山好”为品牌的金醒深山制药公司二期工程明年可望竣工,技术领先的“耙向干扰素”将成为他们的主打产品;已注册的花岗岩“冰花绿”、“蝴蝶绿”,远销泰国、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地。绿野牧业、雪龙公司、双喜粉皮、“精特优”等众多绿色农产品纷纷进入国内大超市。(本报记者 史钧 通讯员 赵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