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综合因素导致物价涨幅偏快,短期不存在高通胀风险但须警惕。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状况,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7%的涨幅接近警戒线,印证了业内人士此前的推测。鉴于CPI升幅与通货膨胀的密切关联,人们目前更为关心的是,CPI未来是否还会继续上扬?
物价上涨有去年翘尾因素
对于CPI上涨的原因,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接受采访时表示,宏观经济高速增长,银行资金充足,百姓收入不断增加,都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的第五个年头,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长繁荣期中。国内经济的快速扩张,必然会造成生产资料需求的迅速增长,从而拉动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不仅迟早会传导到消费品上来,也会带动服务品价格的上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的完善,使百姓收入增多,消费能力更强,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物价的上涨。
去年价格上涨带入今年的部分即翘尾因素,也是拉动一季度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上涨,存在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扣除上年食品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一季度新上涨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
此外,李晓超分析认为,粮食和农业生产受气候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比较大,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拉动因素;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也会涉及到水、天然气、供热等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同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涨幅比较大,有向国内传导的压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居住价格上涨3.8%。这无疑也成为了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国家统计局表示,15年前居住费用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重还不到5%,2006年已经占到了13.2%。房价的上涨不仅会带动钢铁、水泥、建筑材料等产品的价格上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也必然加剧能源、电力、煤炭、运输等进一步紧张,带来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而房价与这些产品价格的上涨自然会拉动消费价格上涨。
物价可能还会有所上涨
由数据看,一季度经济增长偏快偏热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少专家认为,这种偏快偏热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二季度CPI可能会回到正常水平。
一季度CPI的涨幅,扣除翘尾因素,核心CPI仍相对稳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说,综合来看,目前物价总体上没有明显脱离“基本稳定”区间,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短期不存在高通货膨胀风险,国民经济依然运行在“高增长、低通胀”道路上。瑞银方面分析表示,第一季度的跳升是暂时的,核心CPI增幅也远较总体CPI温和,预计第二季度数据将回到正常水平。
但是政府与业内人士之间的共识是,CPI存在继续上涨的压力,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李晓超在记者会上承认,当前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今后还存在CPI继续上涨的压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认为,过去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很大部分被生产者消化掉了,现在消费需求加快,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起来了。如果这两种通胀压力结合,会对物价乃至整个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明确认为,下一步物价还会上涨,“如果认定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要解决就业,那么经济就还要进一步提速,需求还要扩张,政府要继续拉动增长,保持速度。因此,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市场作用的自然周期性来看,物价都还要涨。”但是他认为,这种上涨是经济开始走向新一轮繁荣的重要象征,不是可怕的事情。
专家们认为,连续多年的经济繁荣,以超常速度创造了国民财富,也积累了日益增大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当前的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无需过度担忧,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加息能抑制CPI上涨吗
由于CPI是利率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人们普遍关心2.7%的涨幅会不会导致央行进一步加息。中国CPI警戒线为3%,为将实际利率重新拉回正值,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启动加息利器。但也有专家认为,加息调控手法相对强硬,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或许更为温和。
目前多数意见认为,短期内央行不太可能升息。申银万国研究员陆文磊分析称,在3月中旬刚刚加息的情况下,仍会有1—2个月的政策观察期,“我们认为加息的下一个敏感期最快可能会在5月中旬出现,但更合理的时期应该在6—7月份”。瑞银方面持相同观点,认为数据不会引发强烈的政策反应。
“目前导致CPI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这不是加息可以解决的。”中信证券策略研究员程伟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息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使得加息对央行来讲成为很矛盾的事。经济学家、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说:“如果央行进一步加息,国际热钱就会进一步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会进一步加大。”
业内人士对于加息的猜测仍在继续。但是实践证明,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依靠货币政策已经难以为继,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发展资本市场,转换中国的资源配置机制,改善投资消费结构,进而实现从大国经济走向强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大家都普遍认为不论政府采取何种策略,都要力求平稳,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矫玉婷 邹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