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养需考虑的转型之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
人力资本结构的高级化不是简单地增加高等院校数量或扩大师资队伍,衡量的标准也不能仅考虑传统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等。因为,发展环境和目标需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包括:“互联网+”正在日益渗透到教育体系,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引发未来教育的深度变革。这种变革绝不仅仅是学习工具的变化,更重要的,其将会改变传统教育的概念、生态环境、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模式正在逐步走上历史舞台。
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改变社会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也对人才培养模式带来重要影响。在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人才培养呈现出不同特征。“蒸汽时代”,高等院校与社会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传统的理智训练是人才培养的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高等院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才培养与人才就业的关系日益紧密,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性、专业性越来越显著。面向“工业 4.0”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如何使“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将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挑战。许多专业化的工作越来越多地被机器取代,而社会对人的能力需求则突出表现为合作能力、网络能力、相互关联及歧义辨别的思维能力,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