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世界现代化是一个多维的复杂过程,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图1-1)。生态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生态现代化研究有多种研究尺度,可以分层次、分领域、分专题进行(表1-3)。
表1-3 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尺度
研究尺度
|
研究内容
|
举例
|
空间
|
县域、市域、省域、区域、国家、全球的生态现代化
|
荷兰生态现代化
|
时间
|
某年、短期、中期、长期、历史的生态现代化
|
2000年生态现代化
|
领域
|
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的生态现代化
|
经济的生态现代化
|
专题
|
农业、工业、交通、能源等方面的生态现代化
|
农业的生态现代化
|
机构
|
家庭、企业、组织、政府等的生态现代化
|
企业的生态现代化
|
技术
|
生态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法规、评价等
|
生态系统评价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方法非常丰富,例如,模型方法、案例分析、统计分析、定量评价、定性分析、比较分析、社会调查、实验观测等。比较有影响的方法有:压力—状态—反应模型(图1-4)、社会代谢和物质流分析(WRI 2000)、生态足迹(WWF 2000)、真实进步指数(Venetoulis and Cobb 2004)、工业生态学(Huber 2000)、生态系统评价(MEA 2005)等。
图1-4 压力—状态—反应模型
资料来源:OECD 2003。
在压力—状态—反应模型(PSR模型)中,压力指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压力,状态指环境和资源的状态,反应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对环境状态的反应,它们形成一个反馈调节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双向的(图1-5)。物质流分析既有总物质流分析,也有经济过程的物质生命周期分析(图1-6)。
这些方法,为生态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但是,它们都是单项分析技术。生态现代化研究不仅需要单视角分析,也需要综合研究。从现代化研究的角度看,现代化的坐标分析,是以上述方法为基础的一种综合分析。下面重点介绍生态现代化的坐标分析方法。
图1-5 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模型
资料来源:OECD 2001b.
直接物质投入(DMI)= 国内开采 + 进口
|
国内总排放(TDO)= DPO + 国内隐流
|
物质总需求(TMR)= DMI + 国内隐流 + 国外隐流
|
国内生产排放(DPO)= DMI–NAS–出口
|
净增存量(NAS)= DMI–DPO–出口
|
|
图1-6 物质流分析模型
资料来源:European Communities 2001,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5。
(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