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一、前10月交通运输总体概况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前10月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快速发展的态势,由于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持续增势,固定资产投资仍维持较高速度和较大的规模,市场销售稳中趋活,因而依然对交通派生出旺盛的运输需求。交通运输部门面对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克服运能不足的突出矛盾,一方面,继续加快新建项目形成能力的步伐;另一方面,积极挖潜扩能,保障了煤炭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撑。
2006年1-10月份交通运输形势总体较好,延续了近两年的特点,即运输量再创新高,运输效益、效率也有较大提高。据统计,2006年1-10月交通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增幅同比分别为8.7%和9.3%。虽然运输量增速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但总体概况良好,客运正常增加,货运稳步增长,尤其是铁路货运、沿海港口和海运持续保持繁忙景象,其“运能不足、运输紧张”作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今年依然存在,但紧张程度有所缓解。 (查看全文)
二、铁路:货运再创新高,投资规模大步攀升
1. 铁路日均装车再创新高
10月份,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14091车,同比增长5.6%,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3个月日均装车超过11万车;其中,煤炭装车48873车,增长3.1%。完成货运量2.17亿吨,增长6.8%。其中,煤炭运量9951万吨,增长5.6%;棉花、木材、化肥农药运量分别增长109%、8.8%和6.8%,石油、粮食运量分别下降1.3%和6%。1-10月,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09039车,增长4.6%;其中,煤炭装车46819车,增长2.5%。完成货运量20.24亿吨,增长6%;其中,煤炭运量9.26亿吨,增长4.5%。
铁路客运快速增长。10月份,铁路完成客运量10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其中直通旅客增长15.9%。1-10月,铁路客运量10.25亿人次,增长8.7%;其中,直通旅客3.76亿人次,增长10.3%。。
2.铁路投资增长迅猛
2006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规模和速度举世瞩目。前10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2.5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目前,中国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大规模铁路建设正全面展开。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已于今年4月全面开工。2006年是实施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前8个月,铁路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822.2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倍。全年计划新开工项目87个。 (查看全文)
三、公路: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前10月公路运输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公路货运和客运均保持较快增速,其中货运增速略低于上年同期增速,客运增速略高于上年同期增速。
1.旅客运输量稳步攀升
10月份,公路完成客运量15.15亿人,旅客周转量897亿人公里,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9.7%和11.2%。1-10月全国公路累计客运量152.42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8.6%,客运周转量累计8446.22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9.1%。
2.货运继续稳定较快增长
2006年以来,公路货物运输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0月,全国公路货运量为12.38亿吨,货物周转量为835.58亿吨公里,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10.5%和13.7%;1-10月全国公路累计完成货运量116.83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货运周转量累计为7775.06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前10月公路货运保持较快增长,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为运输生产提供了旺盛的货运需求。如在山东,随着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工程的运行,加工贸易发展进一步加快,进出口进一步活跃,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大量的货源。在四川,长江及嘉陵江沿线的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广安等地长途货源充足。 (查看全文)
四、影响2006年后期交通运输运行的主要因素
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这给运输生产带来有利的条件。其影响客货运输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货运稳定增长的宏观环境良好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9%,按多年一般规律,如无特殊情况,在执行中往往会超过预期目标。下半年随着中央各项调控措施逐步到位,经济运行趋向平稳,投资更趋理性化。较好的宏观经济增长预期,既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运输生产的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增长环境。同时,如果下半年国家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措施,适当控制经济增幅,将对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特别是货物运输压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2、客流稳步增长的基础坚实
2006年上半年旅客运输在“春运”、“五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的带动下增长较快,下半年客运快速增长的利好因素依然存在,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走势。促使客流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出行欲望增强、出行机会增多,为客运需求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由于长达两个月的“暑运”即将开始、“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继续存在,可望持续拉动客流增长;三是按历史规律,客运在1994~2005年的11年间客运量年均增速达5.5%,2006年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促进消费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客运增长趋高是必然之势;四是居民在正常支出中将更多地趋于旅游等非实物性消费。旅游作为客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游、出境游和入境游等旅游项目全面拓展,除“暑运”之外,秋季是旅游旺季,冬季的北国冰雪游已成气侯,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客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总之,下半年客运形势继续看好,增势有望再创新高。
3、基础货源仍是增长重点
上半年工业生产增加值保持着两位数增幅。虽然部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受到严格的宏观调控,过热的投资行为会有大幅下降,但为保障国民经济良好运行,煤、电、油、钢等能源、重要原材料生产仍有继续扩大的空间。尤其是电力供应紧张仍是今年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下半年电力供应缺口预测短缺1200万千瓦,为了保证电煤供应,煤炭运输紧张局面还将持续,如果水电形势继续好转,煤炭运输紧张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据有关部门分析,全年煤炭生产将超过22亿吨;原油产量维持在1.7亿吨水平左右,消费量会继续增加,扩大石油进口势在必行,预计全年原油进口将突破1.4亿吨;钢产量将超过3.0亿吨,全年钢材消费量将突破3.5亿吨,铁矿石进口受价格、需求、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速已回落,但进口量仍会超过3亿吨;水泥产量也在10亿吨以上。能源、原材料是大运量行业,基础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直接拉动运输需求的增长,为交通运输尤其是货物运输提供了数量大、运距长、跨区域的基础货源,成为铁路、港口等部门运输生产的重点。此外,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仍对交通运输产生较大需求,并对运输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4、煤炭运输仍然是重中之重
展望下半年运输生产形势,在总体向好的同时,运输紧张状况还会比较突出,而且依然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方面。煤炭仍是重点物资运输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受煤炭产能、电煤价格等因素影响,电煤供需矛盾不易缓解,继续呈现偏紧状态;虽然煤炭出口受政策抑制有所减少,但由于大量新建发电机组投产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加上夏冬两季用煤高峰,下半年煤炭运输紧张状况企望缓解不容乐观;除铁路作为煤炭运输主力,主要运煤干线能力吃紧之外,沿海煤炭主要装船港及煤运船舶运力仍将呈现偏紧和不平衡之势;除继续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外,还要加快“西煤东运”第三通道和其他重要通道的前期工作,从全局考虑煤炭运输的保障能力。进口原油、铁矿石的接卸及疏运状况已有改善,但压港现象还局部存在,仍需适度关注。 (查看全文)
五、对2006年全年交通运输形势的判断
通过对以上影响下半年交通运输运行主要因素的分析,加之已经过去的三个季度的运行态势情况,对2006年全年交通运输形势的判断是:运输形势总体向好,运输紧张状况会有一定改善,但不排除部分运输方式、部分地区、部分时段、部分领域仍将存在运能偏紧、不能适应需求的状况;保煤运、保重点物资运输将是交通部门的长期任务,需要交通和生产部门之间加强配合、协调与衔接,进一步对现有设施挖潜、改造、扩能、提效,通过改善运输组织和管理,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有望好于上年。
货源充足为运输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体形势会好于上年。虽然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突出矛盾比上两年有一定程度缓解,但作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瓶颈”制约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除。预期2006年主要运输方式全年货运量将超过186亿吨,比2005年预计完成增长5.4%;货物周转量将达81285亿吨公里,比 2005年预计完成增长7.9%。(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供稿)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