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世界各国用新词描绘中国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惊呼“一个新王朝开始” 声称要“管理”中国崛起

“一个新王朝的开始”、“金融军火库”、“红色董事会”、“中国旗舰”、“中国谜团”、“全球化的帝国”……最近,各国舆论中冒出了不少与中国有关的新名词。过去,形容中国的词汇是冷冷的黑白色调,现在则五彩缤纷。那么,这些词是认可,是“捧杀”,还是另有深意?《环球时报》记者就此对各国专家进行了采访。

《时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掀开了该刊连续涉华报道的序幕。

中国的“头衔”空前丰富

在形容中国的众多新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时代》周刊的“一个新王朝的开始”。1月11日,《时代》周刊用几个版的篇幅报道了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封面标题就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文章称“中国的崛起可以管理”。此外,《华盛顿邮报》称中国有个“金融军火库”,庞大的外汇储备就是最知名的武器;《新闻周刊》管中国叫“亚洲的庞然大物”;美联社在新闻评选中用“中国虎”来代表中国经济;“时代网络在线”给中国的称号很吓人,叫“新的超级大国”;而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尔逊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一些保守的共和党议员眼中,中国已成了“另一个苏联”。“中国威胁论”也被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比如“中国潜艇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和“中国能源威胁论”等。

与美国媒体相比,欧洲媒体形容中国的新词更是五花八门。1月3日,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学者卢宜宜在《海峡时报》上撰文称,中国是个“谜团”,西方应修改过时的对华分析体系。11日,英国《经济学家》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五重奏,如何?》文章称中国应该加入中东问题的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俄罗斯)机制,对中东事务施加更大影响力。除此以外,“德国之声”电台在预测2050年世界经济形势时将中国形容为“旗舰”,而印度、巴西、俄罗斯只能处于第三、第五和第七的位置,在世界经济海洋中,行驶在中国的两侧。德国《明镜周刊》最近一期推出了中国专题,以呼应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其中的主打文章标题就创造了一个“红色董事会”的新词。《明镜周刊》想通过这个新词说明十七大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中国领导层就像一个超大型股份公司的“董事会”,掌控着中国的发展前途。

在新词中,还有很多是常用词。如德国、瑞士、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频频使用的新词“繁荣中国”,这个词还引申出“繁荣经济”、“繁荣科技”等专门形容中国的词语。类似词语还有“孔子学院”、“拷贝王国”、“和谐社会”等。这与几年前形容中国的“中国危机”、“狗肉文化”、“发展危机”等词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在一些英语国家的媒体中,中国人制造的英文新词也变得约定俗成了。如从前中英混合的词汇“苦力”(coolie),“台风”(typhoon)等。也有词语随中国实力的变化,意思跟着发生变化。如几百年前就已出现的法语词“Chinoiserie”,以前形容“中国的”艺术风格,现在更多代表“中国热”。

美欧国家形容中国的新词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西方媒体的强势地位。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媒体也经常提到中国,但新词不多。因为这些媒体很少能像西方媒体那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研究和报道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里,巴西算个特例。巴西《经济价值报》在一篇长达14页的介绍中国的文章中称中国是“全球化的帝国”,巴西《请看》杂志在一篇长达78页的文章中称中国为“正在上升中的帝国”,该杂志封面图片是一条红色的龙盘在蓝色的地球上,虎视眈眈地看着整个地球。从这种称呼中似乎也能看出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崛起所持有的复杂心态。

西方承认中国已和平崛起

《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影响很大,根本原因在于其幕后工作做得十分充分。如《时代》周刊派记者采访了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此次并没有采访那些“屠龙派”(即反华派),而是采访了一些对中国问题持比较客观立场的学者,如密歇根大学教授、白宫国安会前亚洲事务资深主任李侃如,还有最近一直活跃在美国对华研究领域的布鲁金斯学会华裔高级研究员黄靖。被《时代》周刊采访的学者如何看待相关报道呢?本报记者为此拨通了黄靖的电话。

黄靖说,1994年,《时代》周刊发表文章,题为《围堵中国》。当时,其他一些美国主流媒体也都发表了大量有关“围堵中国”的醒目文章。《时代》周刊在时隔13年之后推出封面报道,提出“中国世纪”,这充分说明:第一,西方主流社会终于承认,中国已经和平崛起。第二,西方主流社会终于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并非扩张性的崛起,而是和平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融入式的,是逐步融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民主政治为依托的现行国际体系,这跟当年纳粹主义的德国、军国主义的日本和共产主义的苏联崛起的方式完全不同。正因为中国的崛起并未挑战现行的国际体系,所以它的崛起是正面的,对世界来说是机遇。第三,西方主流社会也看到,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将产生相当多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冲突。这是因为,和平的崛起,与崛起后的和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政治命题。和平崛起,并不等于崛起后就一定会和平。所以,西方主流社会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并不等于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完全放心。

那么,西方媒体目前对中国的积极态度是否是一种“捧杀”呢?黄靖说,就《时代》周刊的报道来说,它体现了美国乃至西方主流社会的一种普遍看法,就是认为中国目前的发展大致符合西方的期待,比如经济的市场化、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制度化和透明化、中国领导人越来越倾向于改革和开放等。因此,《时代》对中国的赞美是由衷的。当然,西方主流社会在表扬中国的同时,又都希望在承认中国崛起这一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引导。黄靖说,“捧杀”这个词是对外界持不信任态度的一种说法,而当前的国际关系并非零和游戏,并不是除了“捧杀”就是“棒杀”,所以应该用更准确的词来替换。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信,相信过去那种对外界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的心态会慢慢被一种平常心和自信心所取代。

中国世纪并不等于中国第一

《时代》周刊在文章中大谈“中国世纪”,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很多中国人对此欢欣鼓舞,认为既然20世纪是“美国世纪”,那么到21世纪,中国终于要做“老大”了。但黄靖对此有不同的解读。

他告诉记者,《时代》周刊的报道并没有说中国要变成世界第一,也没有说中国将在现行国际体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更没有说中国要改变这一国际体系,而是说中国的崛起是20世纪最大的国际事件,中国的发展将给21世纪的世界局势带来根本性变化。21世纪是中国世纪,“就是从中国对现代国际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说的”。此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时代》周刊的这期中国专题本来要在1月22日出版,但却于1月11日提前出版。黄靖认为,这期中国专题发表的时机“很有意思”。作为美国的自由派精英媒体,《时代》周刊对布什的外交政策一贯持批评态度,但就在美国国内政治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时代》周刊却没有对布什的对华政策说半句不好听的话,反而对布什政府提出的“利益攸关者”推崇备至。这说明,虽然民主共和两党在外交政策上分歧很大,但在对华政策上两党基本上还是统一的,布什政府实际上也接受了中美是“利益攸关者”的提法,也接受了和中国进行“积极接触”的做法。黄靖透露,《时代》周刊文章的出台,不排除是在为2008年总统大选做舆论准备。

在观念上,西方与中国相互适应

美国《华盛顿观察》主编陈雅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各国媒体的新词乍一听挺新鲜的,实际上并不全是为中国而造,大多是将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套在中国身上。然而,透过这些新词可以看到四点现象:第一,相比于过去“黄祸”等词,现在这些词显得更中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近几年,随着中西交流越来越频繁,众多中国因素对西方冲击非常大,许多中国看来非常正常的词语或思维,比如“富不及三代”、“独生子女一代”等,对西方却是不可思议的。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在观察中国时已基本摆脱了过去“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趋向于用更复杂的视野看中国。第二,经过近30年的接触,一些美国人发现,中国的发展道路与美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用许多美国人用过的词来形容中国,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第三,新词的出现与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变化有关。这几年,西方更多地从小人物着手报道中国,比如下岗工人、新贵阶层、独生子女等,跳出了“政治化中国”的框架。第四,在西方观察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即一些资深记者长期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华研究中国。这些研究既有别于学者的理论性,也超越了驻华记者的框架,对中国的形容、描述更深刻、更丰富。陈雅莉认为,这些新词的背后还体现了中国与西方的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国人适应世界的速度非常快,几乎相隔5年就有代沟了,这种适应速度是史无前例的。青年一代愿意吸收西方民主和法制精神的精华,经常会用西方人的思维理解西方。这种适应能力同样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

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美关系越来越复杂,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对中国的形容和描述自然会增多,这是国际交往频繁化必然的产物。虽然仍有负面表述,但从整体看,这些新词大多与经济、贸易相关,而且意思大都也是积极的,这说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已经从“威胁认知”向“经济认知”转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认为,当前西方隐约已形成了新“中国学”,这些新词正是这门新学科的集中表现。近30年来中国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西方现有理论的解释框架,使西方观察者备感困惑。于是,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按照自身的逻辑,重新思考中国的发展之路。因此,中国人不必对这些褒贬不一的词感到惊奇,而需要理解西方在摸索和研究中国道路上的新变化。只要中西两种力量差异存在,西方对中国的新词也将成为永恒的话题。 ●驻联合国、美国、巴西特派记者 席来旺 唐勇 张川杜●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记者 王文

来源: 环球时报

相关文章:
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崛起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碰撞
中国崛起为全球采购中心 零售巨头采购移居内地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应以“贡献论”来看中国崛起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