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第五章 夯实物质基础
一、标准农田
全省耕地面积628.7万亩,人均1.22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保护压力较大。其中,水田265.3万亩,旱田69万亩,旱地294.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47.5万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质量整体水平较低,中低产田面积达517.2万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区域性和工程性缺水耕地,排灌设施简陋或老化、淤积,面积约80万亩;二是土地盐碱化或土壤中含有障碍因素,限制肥力提高,面积约80万亩;三是肥料资源配置不合理,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失调,加上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耕地养分消耗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约350万亩。
(一)发展思路
以易于改造的中低产田为主攻方向,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升耕地基础地力。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问题。通过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等工程建设,提高农机作业能力。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逐步将中产田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把低产田改造成产量稳定的中产田,为农作物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以及标准化生产提供持续的地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设标准农田2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70%,旱涝保收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50%。水田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到0.3个百分点,旱坡菜田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0.2个百分点。
(三)发展重点
完善田间基础设施。针对中低产田的主要成因,按照成片开发、整体推进和填平补齐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基本建设等资金,加强以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田间防护网为主的田间工程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在适宜的溪流河道上建拦河引水坝,引水或提水灌溉。在冬季缺水的平原地区打田头井。结合排涝渠道建设大型蓄水池,在丘陵地区建设小山塘,雨季蓄水,旱季作为提水灌溉水源。排涝工程按不低于1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瓜菜等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大规模实施耕地平整和畦田改造。建设完善田间作业道路和农田防护林,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新建标准化瓜菜田100万亩,标准化瓜菜坡地50万亩,标准化热带水果和热带作物基地50万亩。
提升耕地基础地力。针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偏低、耕层养分不平衡等问题,实施耕地土壤培肥和保育,建设秸秆和农家肥积造设施,包括堆沤池和堆放场,配套小型积肥、运肥等辅助设备,大力提高有机肥料的投入水平和质量,消除影响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的障碍因素,着力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和农田基础地力。“十二五”期间,推广秸秆还田135万亩,增施有机肥、绿肥、农家肥和石灰等措施40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0万亩。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巩固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分中心和流动服务站,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与土壤墒情监测点,完善监测点田间排灌、道路、隔离带等基础设施,长期定位连续监测标准农田质量,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充分发挥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企业的作用,建立全省土壤地力、墒情监测及施肥数据库,开展标准农田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指导农作物生产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重点对工矿企业区、大中城市郊区、污灌区农产品产地污染严重的区域的灌溉水、土壤、大气及对应农产品的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定位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