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农产品物流业
全省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471家(其中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的有7家),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73亿元,遍及全岛各产区和消费区,并已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40多个物流链节点。全省瓜果菜预冷库企业有116家,总容量16万吨,预冷保鲜能力320万吨,全省出岛瓜果菜经预冷保鲜处理比例达到50%。海南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环节多、运距长、损耗大,总体成本偏高;缺乏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设施总体较为简陋,功能不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岛内果蔬产品出岛前预冷保鲜贮藏需要;流通模式较为传统,主要依靠个体经销户,营销比较薄弱,农产品进宾馆、进超市的份额还较小。
(一)发展思路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发展以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加工、出口促进等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业,形成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物流技术为基础,以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农批批零对接为主要模式,形成高效率、低损耗、调节灵敏、产销稳定、渠道畅通、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质量全程追溯。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设和完善3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50个物流链节点,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果蔬、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以下。
(三)发展重点
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布局合理,集农产品批发、集散、冷藏、加工、包装、检测、信息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推进中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在瓜菜等主产区建设集散市场,完善管理机制,建设电子商务、电子监控、物流配送、预冷保鲜、信息采集、产品检测等系统,积极加快产地集散市场建设。鼓励果蔬和肉类生产企业、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经营主体,在技术改造和充分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急需。引导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果蔬配送中心。打造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统一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产销链条。积极发展物流配送、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农务、期货交易等流通形式。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农批批零对接,促进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培育和发展新型流通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特别要瞄准省外大城市和珠三角发达地区,建立和巩固农产品流通贸易关系。扩大驻省外流通办事处的覆盖面,完善农产品产销可视信息系统。建设综合物流调运平台,优化组合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与物流各环节关联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产品损耗。
建立流通追溯体系。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流通全过程推行购销凭证、台账制度。支持和鼓励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采购、加工、批发、零售各环节,建立上接生产、下联消费、覆盖供应链全程的可追溯系统,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责任链”,实现海南农产品流通的全程跟踪。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大经销商开展订单农业,采用规范化农产品购销标准,对鲜活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培育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