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有利条件。
“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继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体制和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十二五”时期,随着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以及全省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将为农业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将使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更上一个台阶,各级财政将更加有条件、有能力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拉动作用更为突出。随着我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的深入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将进一步惠及农业和农村发展,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更加有力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三农”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深入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支持“三农”发展的方法手段将更加科学,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将不断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将持续优化。随着“三农”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将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条件,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二)制约因素。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资源约束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全省年均降水量483毫米,人均水资源量381立方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20%。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1911万亩,旱地占耕地总量的2/3以上。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十二五”时期,农业生产面临着耕地面积继续减少、水资源更加紧缺的严峻挑战。农业基础条件差和资源约束突出的现状,是制约山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基础性障碍。
农业生态环境仍显脆弱,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我省山多林少,山区、丘陵区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全省林木覆盖率低,草原面积少,加之历史和现实的破坏,生态十分脆弱。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持续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活动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农”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我省农业和农村投入欠账较多,尽管近年来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预计进入“十二五”时期这一局面仍将持续。在农村公共事业和民生改善方面,尽管在全省实施了“五个全覆盖”等民生工程,但总体上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仍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卫生设施和医疗卫生网络不健全,卫生保健水平低,部分农村基本无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对低收入和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机制还有待健全。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公用设施还比较简陋,社会公益事业还相对薄弱,这些都已成为制约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城乡发展差距缩小难度大,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近年来,我省城乡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都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全国相比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特别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发展的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10年的1091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10年的3.3:1。农村贫富差距拉大和城乡发展差距难以缩小是“十二五”时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同时,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消除,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