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如下: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为有效解决 “三 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省委、 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及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面提高 “三农”工作水平,实现了农业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粮食连续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一五” 期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亿斤阶段性水平,2010年总产达到568.5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十一五”期间平均产量达到532.7亿斤,比“十五”增加71.9亿斤。全省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大力发展优质畜牧业,加快实施 “粮变肉”工程,通过改良品种、建设牧业小区、加强重大疫病防控、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10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454.6万头、293.7万头、305.65万只和3.78亿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40万吨,鲜蛋类总产量95.64万吨,牛奶总产量43.50万吨。深入实施园艺特产业千亿元创业计划,园艺特产业总产值达到707.8亿元。全省蔬菜产量已达1078.75万吨,棚膜经济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全省渔业养殖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6.9万吨。
2.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基本要求,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政府组织推动、技术集成应用、良种良法配套、政策措施支撑,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强良种培育科研攻关,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选育的超级水稻新品种 “吉粳88号”列入国家主导品种。一大批节本、提质、增效、节能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全省生物防螟、农田灭鼠、测土施肥、种子等离子处理、玉米覆膜滴灌等技术累计推广面积2.78亿亩次。玉米综合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科技示范基地330个、科技示范户3万户,辐射带动60万户。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达到172.68万公顷和106.35万公顷;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145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1%。
3.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不断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技术改造和品牌培育的投入力度。启动实施了产业化集中区建设,全力打造了一批资源配置合理、区域特色鲜明、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集群,打造出大成、皓月、修正、敖东等一批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联结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到2010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550亿元,是2005年的2.54倍,已成为我省第二大支柱产业。
4.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省农民通过享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政策补贴直接受益466.48亿元。落实中央财政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5年累计落实奖励资金63.8亿元,42个县 (市、区)受益。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和土地深松深翻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气象为 “三农”服务工作不断推进,粮食主产区年平均人工增雨10亿立方米。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428.7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提前一年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任务。积极开展农村泥草房改造,改造农村泥草房59.8万户。实施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7.55万户,面积377.5万平方米;改造国有林场危旧房8300户,面积41.5万平方米;享受廉租房政策职工4000户,面积20万平方米,林业职工住房问题得到初步改善。开展大规模农村沼气建设,全省推广太阳能采暖房227.5万平方米,建成秸秆气化供气站18处,建沼气池9.3万个,大中型沼气池63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达到500多个。农网改造深入推进,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实施了 “村村通”工程。4871个自然村新开通广播电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形成。
5.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构成更趋多元化。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237.44元,比 “十五”期末增加2973.44元,增长91%。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农业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最大,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快。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较快增长,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日渐增大。
6.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城镇化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培训绿证农民10万人,培训新型农民56万人,引导性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00多万人。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353万人,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4%。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断改善,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及医疗、工伤、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状况不断改善,大批农民逐渐融入城市社会。
7.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实施脱贫计划,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状况不断改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然村通公路、电、电话、广播电视及行政村有卫生室、有合格卫生员的比例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整体经济水平有所提高,重点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个别重点贫困县实现了快速发展。
8.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日本政府贷款松花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开展了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到2010年底,累计完成造林57.4万公顷,新增森林蓄积440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达到9.1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在全国排名第10位。进一步完善了长白山、向海、莫莫格、龙湾等保护区基础设施,新增设波罗湖、扶余2个省级湿地保护区,三湖和哈尼晋升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中西部地区土地沙化、碱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65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4532平方公里。
9.农村改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全面推进了以县乡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全省乡镇由改革前的915个撤并为624个,全省乡镇事业站所比改革前精简30%。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乡镇达514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82.4%。全省共撤并农村中小学校1709所。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每年为农民减负1.57亿元,初步形成了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启动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14.62亿元。扩大村级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内在活力。在完成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础上,配套改革试点开始启动。加快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比2005年增加2倍。加快推进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支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农业保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加强了农民工权益保护,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加快建立,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 “普九”债务清理化解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