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

2013年02月06日15:5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扶贫开发工作 科学发展观 扶贫规划 贫困地区 农村贫困人口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惠农政策 扶贫政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农村实用人才

四、主要途径和重点内容  

坚持区域减贫与群体减贫同步推进,实行片区开发、整村推进与扶贫到户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扶贫试验区、建设扶贫综合项目区等途径,探索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的新机制、新办法。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期推进,集中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贫困农户特点,创新到户机制,因户制宜,因户施策,帮助提高能力、增加收入。“十二五”时期,努力实施好八项重点扶贫工程。  

(一)加快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  

按照建设“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试验区3年实现明显变化、5年实现大变化、1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资源优势,建设红色大别山,着力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品牌,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景区,整合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围绕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大别山,重点加强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围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发展大别山,积极推进新型工业、重点发展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围绕民生改善,建设富裕大别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加强脱贫致富进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努力,把试验区建成脱贫致富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民生改善的先行区。  

(二)着力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  

按照“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的要求,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研究制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以及我省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616”对口支援工程等一系列政策叠加机遇,加快以交通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以土苗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合理发展资源型工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与渝、湘、黔武陵山区县(市)区域合作,完善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机制,力争把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成为武陵山区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三)积极推进秦巴山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分区域规划、分类型指导、分产业布局”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探索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贫困综合治理的新途径。到2013年,初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体系、覆盖区域内所有村落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功能比较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涵盖城乡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百公里绿色城镇带、特色产业带、新社区示范带和生态文化旅游带。到2015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四)稳步推进幕阜山区库区综合开发。  

以阳新、通山、通城、崇阳为重点区域,制订幕阜山区库区综合开发规划,逐步推进实施。充分发挥山水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培植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把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山区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整合扶贫政策、库区政策和其他强农惠农政策,加大综合开发投入力度,把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旅游开发、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中心村社区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继续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  

继续推进保康、五峰、丹江口、大悟、英山、通山、鹤峰等7个重点县(市)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按照脱贫奔小康试点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突出建设重点,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入强度,落实帮扶措施,认真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招商引资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科学发展步伐,确保2013年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试点目标。  

(六)强力推进县乡连片开发扶贫综合项目区建设。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以县为单元和以乡(镇)为单元的两类区域的连片开发。以县为单元的连片开发,按照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新路子,探索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新路子的要求,争取国家“县为单位、整合资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革命老区建设示范试点和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向我省倾斜,力争连片开发项目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覆盖。以乡(镇)为单元的连片开发,围绕培植壮大支柱产业,按照片区规模适度、建设内容集中的要求,提高资金投入集中度,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支持老区和插花贫困地区脱贫的新路子。通过资源整合,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放大效应;通过提高建设标准,发挥片区开发的示范效应。“十二五”时期,在省重点老区乡(镇)和重点插花贫困乡(镇),实施80至100个连片开发项目。  

(七)精心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  

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提高实效”的要求,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十二五”期间,继续集中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整合其他资金,加大投入,全省每年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3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把最贫困的村优先纳入整村推进范围。整村推进要围绕产业开发、提高能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等重点内容制定规划,精心实施,推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省定重点老区乡(镇)和重点插花贫困乡(镇),每年各选择一个贫困村,参照整村推进方式,予以重点扶持。  

(八)深入推进扶贫到户。  

对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制度予以全面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项目扶持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对没有劳动能力或基本生活常年困难的贫困家庭,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根据贫困人口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转移技能培训,多途径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完善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投放方式、办法和途径,解决贫困户生产资金缺乏的“瓶颈”问题,重点帮助贫困户发展增收效果显著的经营项目,积极支持发展畜牧养殖等短期增收的产业和林果特等长效致富的产业。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安排相关涉农项目时,优先考虑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帮助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改善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